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件)

五十步笑百步 (比 喻) 民不加多 理想社会 否定梁惠王 的治国策略 五十步 百步 措施 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 斧斤以时 结果 3、孟子认为应如何实行仁政呢?提出了那些措施,有何结果呢? 效果 谷 不可胜食 鱼鳖 不可胜食 林木 不可胜用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 第6段又提出了那些措施,设想了那些结果? 措施 五亩… …树之以桑 鸡豚… …无失其时 百亩… …勿夺其时 谨… …申之以孝悌 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道之成 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从保民、教民角度提出了七条措施。 效果 衣帛(五十) 食肉(七十) 无饥(黎民) 不负戴(颁白者) 4、 第5、6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排比。给人一种吃不完,用不完的感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第7段哪两句使用对比手法写出诸侯贵族和下层百姓的不同情况,目的何在?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诸侯贵族)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下层百姓) 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梁惠王仍然不爱民(从爱民角度写)。 6、第7段中作者用了个什么样的比喻来反驳梁惠王?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句式较整齐,这样气势充沛,增强雄辩力。 小结 1.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的“仁政”的具体内容:要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必须铲除虐政,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归附。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2.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 本论 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阐述使“民加多”的具体措施 结论: 保民而王,“则天下之民至焉” 引论: 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反对不义的战争。 三、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二、民本思想。 孔子“仁”的思想: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比较 孔子的“德政” 孟子的“仁政” 同:孔孟二人都反对武力征伐,提出富国安民的治国思想,并且都以“仁”为本。 异:孔子的“德政”重“修文德”,以此作为“使远人来”的手段;孟子的“仁政”重“民养生”,以此使“天下之民至”。其进步之处在于更了解民众困苦,承认民众力量。 更进步 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 现实意义? (古为今用) 1.王道精神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温饱问题;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 2.注意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 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例题1 1、下列有关“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树之以桑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请以战喻 D.愿得补黑衣之数,以为王宫 答案:D 课堂小练习 例题2 下列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 答案 D 例题3 下面画线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 B.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答案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