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无极异国岁月及故乡情怀
赵无极异国岁月及故乡情怀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于4月9日下午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逝世,享年93岁。赵无极是非常勤奋的画家,曾在世界各地举办过160余次个人画展,一直到80多岁还在坚持每天创作,但在五六年前他罹患了阿尔茨海默病。前不久还曝出新闻,他的第三任妻子弗朗索瓦兹·马尔凯和赵无极儿子赵嘉陵为了争夺遗产保管权与继承权打起了官司。
赵无极生前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曾获法兰西共和国骑士勋章。他将西方现代绘画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相结合,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改革开放后(其实在70年代末期,关于他的情况已经出现了美术杂志上了),赵无极的名字屡屡见诸报端,享誉国内,他的作品经常在国际知名的拍卖会露面,走势一路上场。
讲一口老派的上海话
1999年初冬,赵无极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这似乎是他去国后第一次回故乡举办个展,也是他在世界上办过的画展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一百余幅各个时期的抒情抽象画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斑斓的色彩世界,喷薄欲出地传达了一个天才画家对宇宙的看法以及难以遏止的想象力和丰富情感。
开幕前一天,我在他下榻的花园饭店里对他进行了专访。这次采访其实更像是一位长辈向同乡的晚辈回忆他的人生经历,抒发游子情怀。
头发雪白的赵无极先生呷了一口咖啡,向我絮絮忆起离家48年后第一次回国的情景。他上海话说得很纯正,有一种接近苏白的老味道。
“那是在1972年,一个灰暗而湿冷的早春,我回到上海,感觉上与周围的一切非常疏隔,上海一点也不像我想象中的故乡。”老人眼睛里飘过一丝悲痛。
“那时候,我第二个太太陈美琴刚刚去世,而我的母亲也失去了她的丈夫。我父亲曾是个银行家,家境还不错,住在永嘉路一幢小洋房里。文化大革命一来,家里被抄,他一个银行家就在里弄里打扫公共厕所,邻居都看在眼里,默不作声。他觉得很没面子,积郁成病,过了没长时间就走了,还不到七十岁啊。”
上海的冬天一直是阴沉沉的,刺骨的西北风从窗子的隙缝里嗖嗖钻进来,家里像一个冰窟,赵无极坐在家里直打哆嗦,后来只得住进了和平饭店,白天再回家陪母亲说话。几天后,赵无极灰头土脸地回巴黎了。
到了1974年,赵无极又回过上海一次,这次的情况好了一点,他就带着母亲到北京、苏州、常州等她生活过的地方转转,老母亲玩得比较高兴,赵无极松了一口气。1995年,妹妹打越洋电话给赵无极,说母亲不行了,常常处于昏迷状态。赵无极立即动身回国,中国驻法大使馆也破了例,连护照上的章也没盖就让他走了。到了上海,母亲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认不出这个儿子了。她患的是糖尿病,到了这个时候呼吸也困难了。医生建议在她的喉管动手术,赵无极不忍心她再受无谓痛苦,坚决不同意。
“我在她的病床前守了几天,也不知她何时能够好转,又因为法国有要紧事等着我处理,就回去了。半个月后她就离开了我们。”赵无极说到这里拿出一张照片给我看,“你看啊,我母亲是一个旧式的中国妇女,很老派,很善良的一个人。我永远怀念她。”
那是1972年的早春,赵无极的母亲坐在旧沙发上,而他则像小孩子一样紧紧依偎着母亲,斜坐在已经松动的沙发扶手上。两个人看着镜头,努力想做出一种世俗的微笑,但眼睛里难掩一丝悲戚。
早恋早婚,带着新娘子出国
赵无极告诉我,他于1921年生于北平,他的家族可以追溯到宋朝皇族,他是赵家七个孩子中的长子,随父亲在南通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学业。赵无极从小就喜爱文学和历史,10岁时便能挥洒自如地作画了,这份天赋可能来自他的银行家父亲。赵无极说:“我父亲是一个业余画家,作品曾在巴拿马国际画展中得过奖。而祖父则告诉我:在所有的艺术中,只有中国的书法艺术最能传达感情。这句话对我很重要,一辈子也忘不了。”
14岁那年,赵无极进入杭州艺专(中国美院前身),在那里读了六年。他的老师中有赫赫有名的吴大羽和潘天寿,潘天寿要他临摹“四王”的作品,但少年气盛的赵无极不喜欢他们的画,临摹得很马虎,为此被老师训斥了好几次,还差点被开除。毕业后,赵无极留校任讲师,同年在重庆举办了他的第一个个人画展。接着又组织了一个颇具影响的青年画家联展,展示力图超越传统的艺术家们的新探索。林风眠、关良、丁衍庸、李仲生和赵无极本人的作品犹如一股清新的晨风吹过被抗战烽烟笼罩的山城,受到知识分子的很高评价。
“后来艺专的校长林风眠对我说:你可以到外国去镀镀金,再回来做教授。不过你不要留在那里,因为生活会很困难。他哪里想到我竟在那里一脚住了下来。”老人说到这里脸上露出顽童般的笑容。
赵无极是和夫人谢景兰一起去法国的,时在1948年江山易帜前夜。谢景兰是他在艺专里的同学,很有才气,性格活泼。赵无极14岁时就与这位美人相恋了,但因此时赵无极的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