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HIV-AIDS患者皮肤瘙痒及CD4+T淋巴细胞、血浆病毒载量、中医证候相关性探究.docVIP

重视HIV-AIDS患者皮肤瘙痒及CD4+T淋巴细胞、血浆病毒载量、中医证候相关性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视HIV-AIDS患者皮肤瘙痒及CD4T淋巴细胞、血浆病毒载量、中医证候相关性探究

重视HIV/AIDS患者皮肤瘙痒及CD4+T淋巴细胞、血浆病毒载量、中医证候相关性探究关键词:HIV/AIDS患者;瘙痒;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中医证候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3-0009-03 艾滋病,既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症。皮肤瘙痒症是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HIV/AIDS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反复发作。其原因及病理机制尚处于不断的研究中。 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Viral Load,VL)是判断艾滋病疾病进展、临床用药、疗效和预后的两项重要指标;“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根本所在,是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个阶段主要矛盾的反映,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生理和病理状态的高度概括,是临床治疗的主要依据。然而,目前对国内艾滋病患者进行皮肤瘙痒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浆病毒载量、临床中医证候观察相关性的研究不多。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树立战胜疾病和生活的信心。 1HIV/AIDS患者皮肤瘙痒以及与一般疾病皮肤瘙痒的区别11HIV/AIDS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HIV/AIDS患者基本都会出现皮肤瘙痒病症。胡建华[1] 等报道,皮肤瘙痒发生率40%。Resneck JS J[2] 等报道,艾滋病感染者相关性瘙痒性丘疹(HIV-PPE)发病率在12%~46%。赵晓梅[3]等在坦桑尼亚研究提示,皮肤黏膜病变常见有皮疹伴瘙痒发生率为54%。周萌[4]等报道,皮肤瘙痒症为58 9%。张毅[5]等报道,皮肤瘙痒发生率为7143%,居首位,与何英[6]等流行病学调查的56%相近。同期,我们对云南省2005年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工作以来收治的1978例HIV/AIDS患者入组治疗前的皮肤瘙痒进行统计,其中,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本身因感染HIV出现皮肤瘙痒有585例,占入组病例的295%。出现皮肤瘙痒的585例中,艾滋病感染者有128例(219%),艾滋病病人457例(781%)。 HIV/AIDS患者接受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疗法),尤其是服用含非核苷类药物奈韦拉平(NVP)者,均可能出现皮肤瘙痒[7]。此外,治疗卡氏肺囊虫的药物复方新诺明以及抗病毒药物齐多夫定、地拉韦啶等也可出现相同症状。主要机制可能与这些药物抑制宿主细胞DNA聚合酶活性有关。在艾滋病患者HAART疗法过程中,皮肤瘙痒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长期服药依从性难以保证,可能使HIV对药物产生耐药而导致治疗失败[8,9]。近年来,随着HAART疗法用药方案的不断调整,患者服用NVP所出现的皮肤瘙痒情况相对有所减少。 12HIV/AIDS患者皮肤瘙痒与一般疾病皮肤瘙痒的区别艾滋病皮肤瘙痒症与一般疾病的皮肤瘙痒症有很大区别。HIV/AIDS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剧烈,常因过度搔抓而出现皮肤局部血迹累累,皮损部位可出现丘疹、丘疱疹、结节等,形状不一、大小不等,并可伴有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和瘢。瘙痒可发于全身各部皮肤,好发于四肢伸侧,尤以下肢伸侧最为常见。根据其表现类似祖国医学的“粟疮”。随着病情发展,皮损的变化,又与古医文献中记载的“马疥”相似。如《诸病源候论·疥候》记载:“马疥者,皮肉隐嶙,起作根蔗,搔之不知痛”。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依从性受到极大影响,给HIV/AIDS患者造成极大痛苦,是临床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2HIV/AIDS患者发生皮肤瘙痒与CD4+T细胞计数的相关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主要的免疫学指标。CD4+T淋巴细胞是HIV感染最主要的靶细胞。HIV感染人体后,出现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CD4+/ CD8+比值倒置现象,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其临床意义是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病程进展、确定疾病分期和治疗时机、判断治疗效果和HIV感染者的临床合并症。 高艳青[10]等报道,2164例经血传播HIV/AIDS患者的皮肤瘙痒发生率为67%,平均CD4+T细胞计数32个/μL。鲍迎秋[11]等报道,瘙痒症常见于CD4+T细胞计数介于350~450cells/μL的患者。章俊[12]等报道,HIV相关性瘙痒性丘疹(HIV-PPE)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在100/μL左右。张毅[5]等报道,血浆CD4+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至200个/mm3以下时容易发生皮肤损害。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