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游迹长江溯源万里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霞客游迹长江溯源万里行

霞客游迹长江溯源万里行从战国时期到明朝末年,中国人一直认为长江的源头在岷山,即“岷山导江”(见于《尚书·夏书》、《禹贡》等著作)。直到清朝,齐召南根据全国实测地图《皇舆全图》和各省图籍完成了水经著作《水道提纲》,述及长江的源头是托克托奈乌鲁木伦河(即沱沱河)。而在“岷山导江”的主流观点之下,根据自己的实地勘探,勇于提出不同意见,并最终激发后世学者探源辨伪的,正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旅行家、明朝末期的徐霞客在游记中所写的《溯江纪源》。本文力图还原徐霞客的长江探源之旅,显然,这并非一时一事之举。 欲究江河之源的旅者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出生在江苏江阴的一个书香世家。在长江口附近长大的徐霞客,看着滚滚东逝的浩瀚长江,曾感慨道:“江之势至此而大且尽也,生长其地者,望洋击楫,知其大不知其远”,于是立下了“欲究江河之源”的大志。 确认一条大河的源头,最首要的依据准则就是“河源唯远,水量为大”,意思是说:整个流域中离入海口最远的支流所对应的源头,其水量也是最大的。中国第一部地理著作《禹贡》提出“岷山导江”之说,认为岷山是长江的源头,而且这种说法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被奉为圭臬。但徐霞客却发现了其中的一个疑点——诸多记载中的长江上游众多水流的细节模糊不清,其中,岷山附近水域比金沙江的流域范围要小很多,显然不符合“河源唯远,水量为大”的常理,带着“岂江之大,其所入之水,不及于河乎”的疑问,他将著作中被忽略的金沙江锁定为长江之源。因此,亲自考察金沙江便成为了他的一个愿望。 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观,这影响了青少年时期的徐霞客,于是他一生也无意功名。但“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思想一直让徐霞客未能成行,他的父亲去世后,1607年徐霞客戴上母亲缝制的“远游冠”,背上简单的行李,开始了第一次壮游生涯。 由于对母亲的牵挂,徐霞客早期的行游一般都选择离家不太远的地方。直到1609年,徐霞客的母亲去世,守孝3年后的他重新踏上了旅途。一般人视旅游为玩耍,徐霞客则属于地理考察。一般人只游不写,徐霞客则保持了一种非常好的习惯,无论身体多么疲惫、条件多么恶劣,晚上他都坐在油灯下做详细的记录。他的近30年考察生涯中,先后出行了十六次,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北京、陕西、山西、江西、福建、广东、湖北等省市,并留下大量的地理考察记录,被后世称为“游圣”。 崇祯九年(1636年),已过壮年的徐霞客知道西行探源长江不能再拖延,于是他开始了第十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出行,出发时年届五十。他从家乡江阴的胜水桥头放舟赴浙江,从浙江一路行游至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路程上万里,历时长达四年,期间从未返乡。 金沙江畔 考察探源的方向 与徐霞客一起出游的除了一名叫顾行的仆人外,还有江阴迎福寺的静闻和尚。探寻长江源头的旅程艰辛且困难重重,他们不仅是徐霞客旅途中的伴友,也是生死相托的挚友。1637年2月11日深夜,在湘江船上休息的徐霞客一行人遇到了强盗,同行的静闻和尚独自冒死与盗贼周旋,被盗贼连刺两刀,不久后在广西南宁的崇善寺圆寂。临终时,静闻向徐霞客表示:希望把自己的骨灰埋葬到云南的佛教圣地鸡足山。这次抢劫,徐霞客的行囊被洗劫一空,但他随身携带的游记因静闻和尚而得以保护。同时,他也接受了静闻的遗愿和嘱托。 1638年12月,徐霞客与久病的仆人深入云南,到达了他一直心驰神往的元谋县。这里气候干旱燥热,最高气温可达到50摄氏度,是历代皇帝惩罚犯人的发配之地,但对于徐霞客来说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徐霞客在这次旅行中,第一次来到了元谋县的龙街渡口,这里是金沙江的主要渡口,千百年来一直是滇中昆明通往四川的北大门。徐霞客终于站在了他梦寐以求的金沙江畔,并进行了大量的地理考察。 《溯江纪源》中有这样的记载:“余按岷江经成都至叙,不及千里,金沙江经丽江、云南、乌蒙至叙,共二千余里,舍远而宗近,岂其源独与河异乎?” 是说经徐霞客的考察,岷江经成都到叙州府,不到一千里,而金沙江流经丽江、云南、乌蒙府到叙州府共有二千多里,证实了人们舍弃较远的金沙江把近的岷江看做是长江本源的想法是错误的,并最终得出了结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推导长江源头时,应该把金沙江放在最优先考虑的位置) 通过在金沙江的实地考察,徐霞客推翻了《禹贡》中的旧说,将长江探源的研究方向引导向了金沙江,这一实践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界科学考察史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由于《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曾经辗转流离(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书并非原稿,而是后代多人汇总集合而成,因此不能看做百分百的原文),关于徐霞客在元谋龙街渡口第一次见到金沙江时的游记已经散佚,只留下了《溯江纪源》中的相关论述。 然而,仅仅得出金沙江最大可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