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清华简·系年的周亡王九年.doc

也说《清华简·系年的周亡王九年.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也说《清华简·系年的周亡王九年

也說《清華簡·繫年》的“周亡王九年” (首發) 北京大學學院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幽王,幽王)及白(伯)盤乃滅,周乃亡。邦君者(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攜)惠王,【7】立廿(二十)又一年,晉文矦(仇)乃殺惠王于 (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者(諸)矦(焉)(始)不朝于周。【8】晉文矦乃逆坪(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三年乃東(徙),止于成周。” 關於“周亡王九年”,整理者認為是幽王滅後九年。[1] 陳劍先生認為,從上下文看此句決爲“周有九年沒有王”之意(因攜惠王被殺、平王尚未被迎立;諸侯因而自此不朝於周),而斷非如整理者所說“應指幽王滅後九年”[2]也就是說,“周亡王九年”是指攜王被弒,周有九年的時間無王,然後平王即位。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戰國簡讀書小組也持類似的看法。[3]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認為,上述此說法難從。幽王死後,攜王在位21年,為晉文侯所殺殺攜王周亡王九年周亡王九年(幽王,幽王)及白(伯)盤乃滅,周乃亡;第二、是(攜)惠王,立廿=(二十)又一年,晉文矦 (仇)乃殺惠王于 (虢);第三、晉文矦乃逆坪(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三年乃東(徙),止于成周。第四、周亡王九年,邦君者(諸)矦(焉)(始)不朝于周。 這四個定點中先確定第二個定點——(攜)惠王的在位年。(攜)惠王在位二十一年,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750年。這一個定點是確定的。下面討論其它三個定點: 第一個定點:幽王與伯盤死,如上文所述在公元前770年,即周幽王十一年,《國語?鄭語》:“幽王十一年而斃”。《繫年》認為此年“周乃亡”。這一個定點也是確定的。 第三個定點:晉文矦乃逆坪(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三年乃東(徙),止于成周。(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三年乃東(徙),止于成周”,則平王先到了少鄂,晉文侯接其到了京師,此京師應為《晉姜鼎》的“京(師)”,为晋国都城,或認為在今夏縣[9]。三年後,東徙成周(或以為成周即雒邑,恐非[10])。問題在于,平王元年是哪一年?筆者以為,《繫年》“三年乃東(徙)”並非如有的學者所認為的是平王東遷在平王正式成為周王後三年(即公元前758年),而是指晉文侯在晉都京師立平王三年後,平王才東徙。 第四個定點——“周亡王九年”,筆者認為在公元前779年至公元前770年。為何稱“周亡王”呢?《史記?周本紀》: 當幽王三年,王之後宮見而愛之,生子伯服,竟廢申後及太子,以褒姒為后,伯服為太子。太史伯陽曰:“禍成矣,無可奈何!” 可見,在周幽王三年王廢申後及太子而以褒姒為后、伯服為太子時,就已經感到禍患已成,實際上,當時的史書也以周幽王三年作為周亡的開始,《史記?周本紀》載:“三年,幽王嬖愛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廢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為後。後幽王得褒姒,愛之,欲廢申後,並去太子宜臼,以褒姒為后,以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讀史記曰:‘周亡矣。’”《正義》:“諸國皆有史以記事,故曰史記。”按照《正義》的說法,此《史記》可能是諸侯國的史書,這種《史書》就以幽王三年為周亡的標誌。幽王仍在,史家為何如此記载呢?表面上看,是因為幽王廢嫡立庶,但此恐不足以構成周亡的理由,當時可能發生了更加重大的事件,筆者認為可能即是因為幽王立伯盤為王,上引束晳所云“伯服立為王積年”恐非虛言。 伯盤被立為王後,諸侯不承認其地位,所以史家稱為“周亡矣”!此亦《繫年》所載的“周亡王九年”的開始。而周真正亡的時間是幽王與伯盤死的那一年,即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也即《繫年》所谓的“幽王(幽王,幽王)及白(伯)盤乃滅,周乃亡”。 按照《繫年》“周亡王九年,邦君者(諸)矦(焉)(始)不朝於周”,也就是在周亡王九年,諸侯始不朝周。《史記?周本紀》載:“當幽王三年,王之後宮見而愛之,生子伯服,竟廢申后及太子,以褒姒為后,伯服為太子。”“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熢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熢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熢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史記?秦本紀》載:“(秦襄公)七年春,周幽王用褒姒廢太子,立褒姒子為適,數欺諸侯,諸侯叛之。”秦襄公七年即公元前771年,這說明諸侯不朝周,就發生在周幽王三年寵倖褒姒之時到幽王被殺者一段時間。關於《史記?周本紀》所謂“烽火戲諸侯”[11]的導致諸侯不朝王,這種說法可能是後世之傳說,真正使諸侯不朝的原因可能就是幽王立伯盤為王[12]。伯盤稱王,惹怒了宜臼,其稱“天王”,“天王者,以表无二尊是也”[13]即是要壓過伯盤稱王之勢。故出现了《繫年》“王與伯盤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師,回(圍)平王于西申”,可見幽王已與平王水火不容,最後,幽王在申人、曾(繒)人和西戎的幫助下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 綜上可見,《史記》與清華簡《繫年》的說法是並行不悖的。在周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