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桂枝人参汤 - 欢迎访问第二军医大中医系《伤寒论》.pptVIP

【方药】桂枝人参汤 - 欢迎访问第二军医大中医系《伤寒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药】桂枝人参汤 - 欢迎访问第二军医大中医系《伤寒论》

(二)心阳虚证 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 经典著作教研室 岳小强 1.桂枝甘草汤证(64) 【原文】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①,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64)★ 【词解】 ??? ?①叉手自冒心:两手交叉按压于心胸部位。冒,覆盖、按压之意。 【病机】心阳不足,心失所养 【治法】温通心阳  【方药】桂枝甘草汤  桂枝,4两 ——辛甘温,入心经善于温通阳气  炙甘草,2两——甘温,益气补中    【方后注】浓煎、顿服,意在使药迅速取效。 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原文】 ??? 火逆①下之,因燒針②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118) 【词解】 ①火逆:火指火,逆为误治,火逆指误用烧针、艾灸、熏、熨等火法治疗而产生的变证。 ②烧针:将针体在火上加热后刺入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又名燔刺。 【病机】 心阳不足,心神不敛 【治法】 温通心阳,潜镇安神 【方药】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1两——量轻以温通,不致耗散阳气 甘草,2两——倍于桂枝,取缓补之意 龙骨,2两 牡蛎,2两 —收敛固涩,潜镇安神 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原文】 ??? 傷寒脉浮,醫以火迫劫之①,亡陽②必驚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112) 【词解】 ①以火迫劫之:劫者,劫迫也。以火迫劫,指用温针、艾灸、熏、熨等法强迫发汗。 ②亡阳:指损伤心阳。 【病机】心阳不足,痰浊扰心 【治法】温通心阳,潜镇安神 【方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汤-芍药——温通心阳,调补营卫 牡蛎5 龙骨4   蜀漆3(先)——苦寒有毒,涤痰化浊      —收敛固涩,潜镇安神 方证 桂枝甘草汤证 桂甘龙牡汤证 桂枝救逆汤证 主症 心下悸 心悸 烦燥 惊狂 卧起不安 病机 心阳不足 心阳不足 心神不敛 心阳虚 心神浮越 痰浊内扰 方药 桂:甘 2:1    桂:甘:龙:牡 1:2:2:2 桂枝汤-芍药 蜀漆:龙骨:牡蛎 3:4:5 王X X ,男,4岁。素活泼好动,近来突然性格迥异,常独处一隅,精神萎靡,动则微喘,常喜叹息。 既往史:两周前曾患感冒,现已痊愈。查体:咽部微红,扁桃体Ⅱ°大,舌质嫩红,苔薄黄腻而有剥脱,脉细数而促。理化检查:心肌酶谱CK-MB升高,心电图:频发室早。 (三)水气证 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 经典著作教研室 岳小强 1.桂枝加桂汤证 【原文】 ???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①。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117) 【词解】 ①奔豚:病候名。豚,小猪。奔豚即以小猪 的奔跑状态来形容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 胸咽的病证。本证时发时止,发时痛苦异常。 【病机】心阳虚,下焦水寒之气上逆 【治法】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方药】桂枝加桂汤 桂枝 5两——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芍药 3两——利小便去水 甘草 2两——辛甘合化阳气,调药和中 生姜 大枣——调补营卫 2.苓桂甘枣汤证 【原文】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65) 【病机】心阳虚,下焦水饮欲动 【治法】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方药】苓桂甘枣汤 茯苓,半斤——淡渗利水,健脾化湿,宁心安神 桂枝,4两 ——温通心阳,通阳化气 甘草,2两 ——与桂枝合化阳气,与大枣培补中焦 大枣,15枚——温健中焦 【方后注】   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意义:取其性轻扬,不助水邪,     其具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 苓桂术甘汤证 【原文】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脉沉緊,發汗則動經①,身為振振搖②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湯主之(67)★ 【词解】   ①动经:扰动经脉。   ②振振:动摇不定貌。   【病机】脾虚水停,水气上冲 【治法】温阳健脾,利水化饮 【方药】苓桂术甘汤   茯苓,4两 ——甘平,淡渗利水,健脾化湿   桂枝,3两 ——辛甘温,通阳化气行水  白术,2两 ——苦温,健脾化湿   炙甘草,2两——甘温,健脾调药 (二)脾虚证 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 经典著作教研室 岳小强 1.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原文】   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66) 【病机】气滞壅滞,脾虚不运 【治法】行气宽中,健脾温运 【方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8两——苦温,行气导滞  生姜,8两——辛热,温散阳气  半夏,半升——辛苦温,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