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高储蓄问题探析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析
作者:陈敬科
专业:企业管理 学号:20912020201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增长、高储蓄率的宏观经济特征,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本来源,同样使得一些人增强了过度储蓄造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产生不良影响的关心。
一、储蓄率的决定因素
关于储蓄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凯恩斯(Keynes,1936)提出的消费和储蓄主要取决于当前可支配收入的传统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它认为,总消费和总储蓄主要依赖于总收入水平,总消费和总收入之间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函数关系,并且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总收入中被储蓄的部分会不断地提高。根据这一绝对消费函数理论,可以解释有关国家越富裕总储蓄率就越高的现象。从不同部门的角度看,决定各部门储蓄率的因素也不甚相同,Edwards(1995)曾对36 个国家的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储蓄率进行了研究,发现私人部门的储蓄率主要同人口结构、金融深化、养老保险等因素相关,决定政府部门储蓄率的因素主要是政治稳定性,而私人部门储蓄和政府部门储蓄间的关系表现为后者上升对前者的挤出效应,这些复杂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使得各国的储蓄率出现很大差异。
二、对我国高储蓄率现象的评价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近年来,我国的储蓄率还在不断攀升。值得注意的是,2002 年后我国储蓄率开始显著上升,且以居民储蓄平稳增长,企业储蓄明显上升为突出特点。我国的储蓄率从1998 年前后的37.5%上升至2007 年的49.9%,其中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1997 年的13%升至2007 年的22.5%,而同期政府可支配收入的占比也上升了2 个百分点[1]。目前中国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储蓄率为GDP的51%,并且企业和政府储蓄的增速超过了居民储蓄的增长,企业和政府对1996年以来储蓄率上升的贡献率为80%。2008年中国的储蓄率已达51.3%,较1992年上升了15个百分点。(2005)指出了我国在转型经济下劳动力转移、资本短缺的阶段存在高储蓄回报,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工业化)、由农村向城市(城市化)、由国有向非国有(市场化)的持续转移是我国经济能够长期、高速增长的关键,而高储蓄率是这种增长模式的必然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研究(IMF,2005)认为,全球各国间经常项目的不平衡,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世界各国国内的储蓄和投资的失衡。其具体表现是:上个世纪末以来,中国、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净储蓄弥补了美国的储蓄不足,支撑了美国的国内需求和经济增长;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因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和债务国。像中国这种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却不断地向外输出资本,同时积累起大量的对外债权[7]。
金融危机以来,在中国高储蓄率的支持下,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再杠杆化”政策成为中国成功应对危机的一个显著亮点,使中国成为第一个从全球“大危机”走出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给定中国的高储蓄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这一基本事实,我们认为巨额储蓄不但是中国成功应对危机的有利条件,而且也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复苏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6]。
另外一方面,正是因为储蓄率较高,我国经济才得以长期保持高投资和高出口。也正是由于高投资和高出口与高储蓄相互适应,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才得以顺利展开,并且在总体物价水平没有较大上涨的条件下,创造了连续多年高增长的奇迹。在宏观经济平衡中,储蓄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供应面,因此,高储蓄率说明的是供给总量的充足。据此,判断宏观经济运行是否均衡,判断物价是否存在持续上涨压力,关注的重心首先应放在我国储蓄率的动态上。统计数据显示,1992 年以来,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呈上升势头,如今已近50%。我们认为,正是因为储蓄率较高,我国经济才得以长期保持高投资和高出口;也正是由于高投资和高出口与高储蓄相互适应,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才得以顺利展开,并且在总体物价水平没有较大上涨的条件下,创造了连续多年高增长的奇迹。[4]
关于中国的高储蓄率的现象评价,学术界有其曾发挥的历史功效给予了普遍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对于我国居民部门的高额储蓄,施建淮,朱海婷(2004)的评价是,一方面,在储蓄高增长的背后,中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长期呈下降趋势,在我国经济增长需要消费需求来拉动的形势下,但这种储蓄高增长现象实非政策当局所乐见。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居民储蓄的大部分是以银行存款形式持有的,居民储蓄的超常增长造成风险向商业银行集中,这不利于中国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导致经济结构失衡
中国的储蓄率过高导致经济失衡,是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同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房地产投资过热和房价的持续攀升。储蓄率居高不下,增加了银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坐标测量公差方法与实例.doc
- 三级养护质量标准及养护规范.doc
- 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仿真.doc
- 三级助理物流师计算题.doc
- 三相异步电动机静止两相正交坐标系上的动态数学模型仿真.docx
- 三维设计2014(理数)--课时跟踪检测(二)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doc
- 三级污水管网排水设计方案.doc
-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教案(上海科技版).doc
- 三种压缩机的比较.doc
- 三角洲与油气的关系及举例.docx
- 人教版高考生物学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八单元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2讲 免疫系统与特异性免疫.ppt
- 人教版高考生物学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1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ppt
- 人教版高考生物学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4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pt
-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课后习题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第1节 第1课时 有机化学的发展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doc
- 人教版高考生物学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5讲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ppt
-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第二框 推动高质量发展.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精品课件 第2章 神经调节 第3节 第2课时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2).ppt
- 人教版高考生物学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细胞的多样性、统一性及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讲 蛋白质和核酸 (2).ppt
- 人教版高考生物学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八单元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7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
- 人教版高考生物学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九单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重点专题6 探究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实验的思路与方法.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