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能见地平距离和物标地理能见距离
第三节 能见地平距离和物标地理能见距离 一、航海上距离的单位 二、测者能见地平距离 三、物标能见距离 四、灯标最大可见距离 一、航海上距离的单位 1.海里(n mile) 2.其它长度单位 1.海里(n mile) 航海上最常用的距离的单位。 (1)定义 (2)表示方法 (3)公式 (1)定义 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一分所对应的弧长。 (2)表示方法 航海上,习惯用“ ? ”表示。 例如:1海里可记为1?。 (3)公式 1 n mile = 1 852.25 – 9.31cos2? (m) (4)讨论 1 n mile = 1 852.25 – 9.31cos2? (m) ①1海里的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纬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②在赤道上最短,为1 842.94 m;在两极最长,为1 861.56 m; ③在纬度44?14?处,1海里的长度约为1852 m。 (5)法定单位 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均采用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推荐的1 852 m作为1海里的标准长度值。即: 1 n mile = 1 852 m 将1 852 m作为1海里的固定值后,在航海实践中产生的误差并不大,可以忽略不计。 2.其它长度单位 (1)链(cab):1 cab=0.1 n mile≈185 m。 (2)米(m):国际通用长度单位。 (3)英制单位 ①英尺(foot,ft) 1 ft =0.3048 m ②码(yard,yd) 1 yd =3 ft = 0.9144 m ③拓(fathom,fm) 1 fm =6 ft = 1.8288 m 航海上, 海里、链→距离单位; “米” →高程和水深的单位; 较早出版的英版拓制海图等资料中,高程和水深的单位为“拓”和“英尺”。 二、测者能见地平距离 1.测者能见地平 2.测者能见地平距离De 1.测者能见地平 在海上,具有一定眼高e的测者A,向周围大海眺望,所能看到的最远处,水天似相交成一个圆圈BB?,这圆圈所在的地平平面,或者自测者至BB?这一小块球面,叫做测者能见地平平面或视地平平面。 圆圈BB?就是测者能见地平或视地平,俗称水天线。 2.测者能见地平距离De (1)定义 (2)计算公式 (3)影响De的因素 (1)定义 自测者A至测者能见地平的距离AB,称为测者能见地平距离。 (2)计算公式 De(n mile) = 2.09 式中: De ——测者能见地平距离,单位:n mile; e ——测者眼高,单位:m。 (3)影响De的因素 ①地面蒙气差? 通常大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大气层时,将发生折射。A?B的切线方向A?E与A?C(虚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地面蒙气差?。 ?愈大,De愈大;反之,?愈小,De也愈小。 影响De的因素 ②测者眼高 ③地面曲率 三、物标能见距离 1.物标能见地平距离 2.物标地理能见距离 1.物标能见地平距离 (1)定义 (2)公式 (1)定义 假如测者眼睛位于物标顶端,此时测者的能见地平距离,叫做物标能见地平距离,用Dh表示。 它等于能见度良好情况下,测者眼高为零时,理论上所能看见物标的最大距离。 (2)公式 Dh(n mile) = 2.09 式中: Dh—物标能见地平距离,单位:n mile; H—物标顶端距海平面的高度,单位:m。 2.物标地理能见距离 (1)定义 (2)公式 (3)影响D0的因素 (1)定义 能见度良好时,仅由于地面曲率和地面蒙气差的影响,测者理论上所能看到物标的最大距离,叫做物标的地理能见距离,用D0表示。 (2)公式 D0(n mile)=De+Dh=2.09( + ) 式中: e——测者眼高,单位m; H——物标高度,单位m; D0——物标地理能见距离,单位n mile。 (3)影响D0的因素 ①地面蒙气差?; ②测者眼高; ③物标的高度; ④地面曲率; ⑤能见度,即大气透明度; ⑥人眼能够发现物标的分辨率。 因此,白天发现物标的最远距离往往要小于物标的地理能见距离。 四、灯标最大可见距离 在地面曲率和地面蒙气差一定的情况下,白天能见度良好时,物标的最大可见距离取决于测者眼高和物标的高度。但是,夜间观测灯标时,其最大可见距离还与该灯标的发光强度有关。 1.灯标射程 2.初显与初隐 3.灯塔灯光最大可见距离 1.灯标射程 (1)中版海图和《航标表》中的灯标射程 (2)英版射程的定义 (1)中版海图和《航标表》中的灯标射程 ①射程的定义 ②光力能见距离 ①射程的定义 晴天黑夜,当测者眼高为5 m时,理论上能够看见灯标灯光的最大距离。 ②光力能见距离 晴天黑夜,灯光所能照射的最大距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标】【JT-T-911-2024】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要求.docx VIP
- 九上语文备课组计划.docx VIP
- 管理学 教学大纲(马工程.docx VIP
- 第05讲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学生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讲义(华师大版)[001].doc VIP
- 西门子S7-1200 PLC应用技术项目教程(第3版) 课件全套 吴繁红 1--13 认识S7-1200PLC ---PID恒温控制(宽屏)_(LAD+SCL).pptx
-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pdf VIP
- 《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2025年新教材).pdf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doc VIP
- 青19J5-1(室外工程一)图集 .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