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件阅读材料赫兹简介福州大学李培官.pptVIP

大学物理课件阅读材料赫兹简介福州大学李培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物理课件阅读材料赫兹简介福州大学李培官

今天是*;赫兹简介;【赫兹简介】;?赫兹.H.R.(Heinrich Rudolf Hertz? 1857~1894)德国物理学家。1857年2月22日生于汉堡。1894年1月1日因血中毒在波恩逝世,当时年仅36岁。赫兹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电磁波。为了纪念他发现电磁波的卓越贡献,将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现行国际单位制(SI)仍沿用。;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1894)德国物理学家。1857年2月22日生于汉堡。父亲为律师,后任参议员;家庭富有。赫兹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对实验的兴趣,12岁时便有了木工工具和工作台,以后又有了车床,常常用以制作简单的实验仪器。青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在数学、物理实验等方面显示了出众的才华与能力。 1876年进入德累斯顿理工学院学习工程,但在那里只学了一个短暂时期,就去铁路军团服役一年。1877年考人慕尼黑大学,学习数理科学。 ;1878年又转入柏林大学成为亥姆霍兹的学生并做研究工作。他对于理论和实验都很重视,学习比较全面。 1879年因解决亥姆霍兹提出的导体中的运动电荷有无惯性质量这一问题获金质奖章而初露锋芒。1880年以《旋转导体的电磁感应》一文获博士学位,成为亥姆霍兹的助手。; 1883年任基尔大学物理学讲师;1885~1889年任卡尔斯鲁厄高等工业大学物理学教授;1886年开始进行使他闻名世界的关于电磁波的实验工作。1889~1894年接替克劳修斯任波恩大学物理学 教授。1894年1月1日因血中 毒在波恩逝世,当时年仅 36岁。 为了纪念他发现电磁波的卓 越贡献,将频率的单位命名 为赫兹,现行国际单位制 (SI)仍沿用。 ; 1886年29岁的赫兹发现:当电池通过一对线圈中的一个放电时,在另一个线圈里产生火花。; ????1.赫兹的主要贡献是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出电磁波传播的速度跟光速相同,还进一步观察到电磁波具有聚焦、直进性、反射、折射和偏振等性质。 (1)赫兹证明电磁波存在的实验 ????赫兹是亥姆霍兹的学生,1878年夏天,亥姆霍兹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物理竞赛题目,要学生们用实验方法验证电磁波的存在,以验证麦克斯伟的理论。从那时起。赫兹就着手进行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1886年10月,赫兹用放电线圈做火花放电实验, ;1885年赫兹用一种现在叫做感应圈的仪器进行实验.感应圈有初级和次级两个线圈,彼此绝缘,如果给初级线圈输入一个脉冲电流,次级线圈便有电火花发生.赫兹想到这可能是电磁共振过程.并且断定,次级线圈中的电火花,是因为初级线圈发生电磁振荡,次级线圈受到感应的结果.从1886年10月25日起赫兹集中力量对“电火花实验”进行一系列的研究. 他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磁波发生器(直线型开放振荡器),这种振荡器是在两根长12英寸的铜棒上各焊一个磨光的黄铜球,另一端各安一块边长16英寸的正方形锌块,两根铜棒放在同一直线上,两球之间留一空隙,将它们连到感应圈的;次级线圈两端.当充电到一定程度间隙被火花击穿,两段金属杆连成一条导电通路,这时它相当于一个振荡偶极子,在其中激起高频的振荡(在赫兹实验中振荡频率约为108—109周).感应圈以每秒10—102周的频率一次一次地使火花间隙充电.但是由于能量不断辐射出去而损失,每次放电后引起的高频振荡衰减很快.因此所产生的是一种间歇性的阻尼振荡(如图2).赫兹把这装置称为“振荡偶极子”.;图1 赫兹振子 ;为了探测由振荡偶极子(电磁波发生器)发射出来的电磁波,赫兹还将一根粗铜导线弯成一圆环形,在环的开口端各焊上一黄铜球,两球间的距离还可以利用螺旋作微小调节,这种装置他称为“共振偶极子”,作为检波器,如果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振荡偶极子产生的交变电磁场就会在空间产生新的电磁场,也就是在空间出现电磁波,在离此振荡偶极子一定距离的地方用共振偶极子检测到这种变化的电磁场,不就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吗?赫兹沿着这条思路继续实验下去.;他把这个检波器放到离电磁波发生器附近,按赫兹猜想,当电磁波发生器通电后,检波器铜丝圈两端的铜球上会因共振而产生电火花。 1887年的一天,赫兹给振荡偶极子输入高压脉冲电流,象往常一样,在暗室中凝视共振偶极子铜环两个小铜球之间微小的空隙.突然,空隙中迸发出一个微弱的火花.他的助手高兴地喊出来:“有了,有火花了!”赫兹把铜环移到与发生器相距一定距离并适当地选择其方位时,他们看到电火花在两个铜球之间不断地跳跃.这样,赫兹在实验中初次观察到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   1887年11月5日他将这一成果总结成论文《论在绝缘体中电过程引起的感应现象》,寄给了亥姆霍兹,论文中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亥姆霍兹一口气读完了论文,非常高兴地立即写信给他的得意门生:“手稿收到。好!星期四手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