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学第6章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区系1.ppt

生物地理学第6章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区系1.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地理学第6章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区系1

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区系 第一节 分布区与生物区系 第二节 陆地生物的基本地域分异规律 第三节 世界陆地生物区系区 第四节 世界海洋生物区系区 第五节 中国陆地生物区系区 第六节 中国海洋生物区系区 第一节 分布区与生物区系 一、分布区的定义 分布区亦称种的分布区,是指某种生物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在此空间内,该种生物能够充分地进行个体发育,并留下具有生命力的后代。种的分布区,之所以能够维持或扩展,是由于生物种在形态、结构、功能与遗传等方面,对外界环境条件的特殊适应。 在种的分布区内,该种生物的种群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能出现。栖息地决定了分布区的结构,即种在分布区内的配置状况。 二、分布区的形成 关于种的分布区的形成有多种理论。一种是单境发生论,认为:生物种或其他类群,最初都是由一个地点发生的,然后由发生地点逐渐向四周扩展分布。最初的发生地叫做发生中心或起源中 心(图6-1)。 另一种是多境发生论,认为:生物种可以在多个地区中同时或不同时发生。此外,还有人主张泛境发生论,认为:一个旧种的进化达到质变阶段,新种就在旧种的背景上于整个分布区中一次发生。 动、植物种地理分布的这种自然扩散,称为侵移或扩展。一般情况下,分布区的大小与种的繁殖能力和年龄成正比。 三、分布区的类型 不同的分布区,其大小、形式和稳定性方面都有所不同,根 据这些特点可将分布区划分为若干类型。 (一)按其大小通常分为广分布区和狭分布区 一般来说,种的生态价愈高,克服阻限能力愈大,种的年龄愈年轻,其分布区翕狭小。例如,现代植物中的银杉,只分布在我国广西、四川和云南等地,动物中的高加索雪鸡和里海雪鸡等,变属于狭分布区种(图6-2) (二) 按分布区的形式,通常分为连续分布区和间断分布区 连续分布区通常连成一片的一块完整的区域,生物种从它的发生地,以自然的形式向四处扩张。例如,棕榈科植物是泛热带连续分布区(图6-3)。 间断分布区,是种的分布被分裂为相距遥远的两部分或更多的部分,中间可能被高山、海洋、不适宜的气候或土壤等障碍所隔开开,各部分的种群间失去基因交流的机会,而形成一种不连续的间断分布区。例如,刺猬、大麝和黑线姬鼠分别见于我国东部和欧洲、中亚一带(图6—4),亦呈间断分布区。据推测,这都是由于第四纪冰川所造成的。 (三)按分布区的稳定程度,还可分为扩展性分布区和缩减性分布区 影响分布区不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种的分布尚未达到自己的气候边界,便会不断向外扩展,成为扩展性分布区;自然条件的改变及环境污染,能够引起种的剧减甚至消失,造成缩减性分布区。随着人口的增长,植物生境的破坏,动物栖所的日益缩小,必然会使世界上许多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 四、固有种和特有种 栖息在发生地的种,称为该地区的固有种。一个种仅分布在地球上某一地区,称为该区的特有种。特有现象常与一地区的历史演变有关。那些很早就与大陆脱离的岛屿和某些孤立的山峰,常常出现特有种。例如很早就脱离澳大利亚大陆的新西兰岛,特有植物有1000种,占当地植物区系的72%。 五、生物区系 包括植物区系、动物区系和微生物区系。它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生物区系,是指许多不同生物种(科、属)的总合。这种总合可以按行政区,如长春生物区系;也可以按自然区,如山地生物区系、平原生物区系等,还可以按生物的分类系统,如被子植物区系昆虫区系等。 狭义的生物区系,是指不同的生物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分布区共同而形成的生物总体。通常分为植物区茶和动物区系。从生物地理学出发,整个地球表面可分为海洋生物区系和大陆生物区系。岛屿生物和内陆水域生物,通常都归入大陆生物区系之中。因为往往它们在分布上同陆地有密切联系。 第二节 陆地生物的基本地域分异规律 所谓地域分异,是指地球上的动、植物随着自然环境的空间地理变化,而产生一定的空间地理格局,形成不同的动植物区域。生物的基本地域分异规律可以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地理规律。 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组分之一,它们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一方面受现代生态地理条件所制约,与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而表现出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特征;另一方面,又受区系历史所影响,与生物的系统演化和地史变迁相适应,而具有区系性特征。地带性:非地带性和区系性是生物分布的基本地域分异规律,它们共同作用决定了世界陆地生物分布的基本轮廓。 一、地带性 地带性,即纬度地带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分布,大致呈带状沿纬线方向延伸,按纬度方向有规律地变化。生物的这种地带性分异规律,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的梯度变化,引起气候(温度、降水)、土壤等呈带状分布,从而使动、植物也相应地呈带状分布。这种地带性规律,在苔原地带、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和热带雨林地带表现最典型,以致造成全球性的地带。然而,在中纬度温带地区,由于受海陆分布及构造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