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案例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告心理学——案例分析

实例一:美国超级市场的消费心理研究 威尔斯和洛克斯鲁托在超级市场谷物食品、糖果和洗衣粉柜台前进行了600小时的观察。 从消费者进入柜台的过道开始到离开过道为止,他们观察消费者的活动作了1500条记录。 通过观察记录的分析,研究了消费者的构成、消费者的性别、成人和儿童所占的比例 还分析了当几个人占在一起时,是谁影响了购买 实例二:东芝家电产品 东芝新产品的设计者在观察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日本家庭妇女进入就业大军,洗衣服不得不在早晨和晚上进行,这样噪声就成为一个问题 为此东芝设计出一种低噪声的洗衣机进入市场。在开发这种低噪声产品中,他们还在观察中发现,当时衣服已经不象以前那么脏了,日本人洗衣服的观念变了。以前是衣服脏了才洗,现在是衣服穿过了要洗以获得新鲜的感觉 实例三:日本汽车业 20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业为了打入美国市场,输出他们制造的小巧汽车,强调其汽车的省油特性,但是,在美国销路不佳。 因为他们以日本人口密集,生性节俭的生活习惯所制造的汽车,不符合美国地大物博,汽油便宜的环境特性。 实例四:婴儿纸尿布的营销 某婴儿纸尿布刚开始销售时,广告宣传突出其便利的功能,但效果不佳,销售量未见增长 于是,广告公司找到一些使用过此种纸尿布和未使用过此物的妇女,分别组成小组。8-10人组成一组,每组由一个调查员带领,在一起讲座关于纸尿布的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点,由于它的新颖使调查员继续追问下去:”为什么要等婆婆不在时用呢?“ 答:她可能觉得这样做,是只图自己省事 由此,广告公司在进行新的广告策划时,找到了新的诉求点,即突出宣传产品对宝宝的好处,如其柔软速渗的功能可使宝宝免受尿布尿湿之苦;一次性使用可使宝宝干净卫生 实例五:洛夏墨渍测验 给被试10张墨渍图,这些图是将墨水涂在纸上,再将纸折叠起来,再将纸摊开从而制成浓淡不一,对称的图案,让被试说出他在一张张图上看到了什么 ?在一个温暖的夏日,你和你的朋友躺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休息,蓝天上飘着几朵棉絮般的白云,你指着其中一朵对朋友说: “看,那朵白云多像一个穿着婚纱的新娘,拖着长长的裙摆。” 你的朋友回答说:“哪儿?我看不出来。在我看来,那倒像一座火山,有一缕轻烟从它的顶部升起。” 当你们试图劝说对方接受彼此对于同一形状的不同知觉时,气流的变化又将云朵变成了完全不同的样子。 但是,为什么你们俩看到的东西会如此不同?你们面对的是同样的形状,而对它的解释却是两种完全不相关的物体。 洛夏墨渍测验的心理学原理 ?由于每个人的知觉都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从一个模糊的形状里看出来的不同物体或许代表观察者人格的某些方面。 主题统觉测验 H.A.默里于1935年为性格研究而编制的一种测量工具。简称TAT。其方法属于投射技术。 全套测验共有30张比较模糊的人物图片,其中有些是分别用于男人、女人、男孩和女孩的,有些是共用的。测验时让被试根据图片内容按一定要求讲一个故事。 TAT中的图片5, 是一个中年妇子站在半开的门旁,向室内观看。 要求: 1、图片中的情境及其发生原因 2、图片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3、可能发生什么结果 故事反映 被试自己的家庭情况,被试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一个体贴父母又爱劳动的孩子。 角色扮演法 实验者向被试描述某种情景,然后让被试充当情景中的某一角色,观察被试在情景中的反应 《后窗》 20世纪50年代,由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执导的电影《后窗》在香港上映,该电影反映一个头部打伤的摄影记者在家休养,为打发时光,便每天坐在其后窗前用望远镜和长焦镜头来窥视对面楼窗口各家的隐私,最后卷入一场谋杀案中 而有些颜色(如蓝色)则更令人放松。 法国国旗 法国国旗是蓝白红三色组成的色带、 原来这三种色带的宽度一样,但人们总感觉到蓝色带比红色带宽一些 后来修改了色带的宽度 蓝色带变窄一点,红色带宽一些, 使三种色带在实际宽度不等的情况下,人们的感知宽度保持一致 第一印象 又称首因效应 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形成先入之见。 晕轮效应 又叫光环作用,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心理现象。 一般来说,客观事物往往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和属性,当因为认为某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特点好时,就认为其他方面或特点也好,如果某一方面不好,也会认为其他方面不好,这就是晕轮效应,其心理机制是中心特质的扩张化。 情人眼里出西施 一俊遮百丑 认知学习理论 心理学家苛勒的黑猩猩实验: 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 托尔曼的三路迷宫实验 苛勒的黑猩猩实验 苛勒于1913!1917年做了一系列实验,试图证明一个理论假设: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顿悟的过程 黑猩猩来到一个房间,在房间的天花板上吊着一串香蕉,但是它站在地面上是不可能取到香蕉的.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