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经麻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围性面经麻痹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宁夏中医医院针灸科 李晓林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茎乳突孔面神经非特异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临床以突然发生的一侧面部瘫痪,口眼歪斜为主症。 * 面神经为第7对脑神经,是混合神经,包括感觉、运动纤维组成,分别管理舌的味觉,面部表情肌运动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 面神经的解剖 * 面神经核 主运动核 副交感核 感觉核 脑桥下部网状结 构的深部 主运动核的背外侧 延髓孤束核上部 与主运动核毗邻 支配面上半部肌肉的核团接受来自 双侧大脑半球的皮质核束纤维 支配面半下部肌肉的核团仅接受来自 对侧大脑半球的皮质核束纤维 随意运动 面部肌肉 上泌涎核 泪腺核 接受口腔传来的 味觉信息 孤束核 三叉神经核 司角膜或结膜刺 激所致流泪放射 的纤维 负责传导味觉 信息 支配面部表情肌 外耳肌 镫骨肌 二腹肌后腹 茎突 舌骨肌 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鼻腔腺体 和腭腺 支配泪腺 位于面神经上的膝状神经节中神经元的周围突 接受舌前2/3,口底及腭部味觉 后1/3为舌咽神经接受 面神经管前段 * 运动根 感觉根 运动纤维 --- 运动核 副交感纤维---上涎核 味觉纤维 --- 膝神经节 * 面神经管内段 岩浅大神经 镫骨肌神经 鼓索神经 * 茎乳孔以外段 分为: 耳后神经 颈支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以运动纤维 功能受损为主 * 病因: 可能由某种病毒感染引起,使神经鞘膜发生炎症、水肿,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受压。 常在局部受冷风吹袭或着凉后发生,可能是寒冷引起营养面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而发生水肿,加重神经受压。 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血管压迫是面瘫原因之一,认为小脑脑桥角的动脉环可以突然改变位置使面—听神经束受压、拉长。 * 面神经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变性,以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为重。 病理: * 诊断 损害定位? (l)茎乳孔以外:面瘫。 ? (2)鼓索与镫骨肌之间:?面瘫+味觉丧失+涎腺分泌障碍。 (3)镫骨肌与膝状神经节之间?:面瘫+味觉丧失+涎腺分泌障碍+听觉改变。 ? (4)膝状神经节:?面瘫+味觉丧失+涎腺、泪腺分泌障碍+听觉改变。? * 临床表现 1. 发病急,少有自觉症状,有所谓“昨夜完好,今晨得病”之说。 2. 口角下垂,健侧向上歪斜,不能紧闭口唇、不能鼓腮、吹气,饮水时漏水。 3. 脸裂扩大,上下睑不能闭合,结膜外露,用力紧闭时眼球转向外上方,即贝尔氏征。 * 4. 泪溢或泪液减少,角膜干燥。 5. 前额皱纹消失,不能皱眉。可与中枢 性麻痹相鉴别。 6. 其它症状:味觉、听觉等变化。 * 体格检查: 鼓腮、露齿、蹙眉、抬眉试验 巴氏征 量血压 辅助检查: 颅脑CT 肌电图 * 鉴别诊断: 面神经麻痹是以颜面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面瘫) 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指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 特点: 1 病变对侧睑裂以下的颜面表情肌瘫痪 2 常伴有与面瘫同侧的肢体瘫痪 3 无味觉和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 特点: 1 病变同侧从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可伴有听觉改变、舌前2/3的味觉减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 2 无肢体运动障碍 * 面神经损伤的定位: 核上瘫—对侧睑裂以下 表情肌瘫痪 核下瘫--同侧全部 表情肌瘫痪 * 吉兰—巴雷综合征:有近期感染病史,多为双侧周围性面瘫,伴有对称性四肢迟缓性瘫痪和感觉障碍,脑脊液检查有特征性的蛋白-细胞分离。 耳缘性面神经麻痹: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常并发耳缘性面神经麻痹,也可见腮腺炎、肿瘤、化脓性下颌淋巴结炎等,常有明确的原发病史和特殊症状。 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起病缓慢,常伴有其他脑神经受损症状及各种原发病的特殊表现。 神经莱姆病:为单侧或双侧面神经麻痹,常伴发热、皮肤游走性红斑,可累计其他脑神经。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癌肿对神经系统的远隔效应,而非直接侵犯及转移至神经和(或)肌肉组织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即可为周围神经和肌肉的改变,又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位损伤的症状。(鼻咽癌/小细胞肺癌) 、 * 治疗方法: ??? 1.急性期:起病5-7天,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水肿,改善局血液循环,减少神经受压为原则。具体可选用药物、理疗等治疗,激素(泼尼松30mg,神经营养性药物(钾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