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讲2氧化碳气藏开发
第五讲 二氧化碳气藏开发 1998年统计全国发现CO2气田28个,遍布16个省市31个地区,如江苏黄桥、广东三水、吉林万金塔、大庆、天津大港、山东滨南、南海东部、西部、河北任丘、安徽天长、东海石门谭等。 一、CO2物理化学性质和相态特征 1、无色无臭气体,现场测试时为白色蒸汽,略带酸味。 2、工程标准条件下,相对密度为空气的1.53倍,C1的3倍,为1.977kg/m,动力粘度0.0138mPa.s。 3、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可燃、不助燃、无毒、具有腐蚀性。 4、不同压力、温度下可以三种状态存在,即气、液、固三态。 压力高于0.53MPa、温度低于-56.6℃,CO2以固态存在 温度高于CO2临界温度31.1℃,CO2以气态存在 温度低于-17℃、压力低于2.1MPa,可以液态装入 罐车 随着压力增加,CO2蒸汽变成像液体的粘稠状物质 5、液态CO2密度范围 463.9-1177.9kg/m3 气态CO2密度范围 463.9-13.8kg/m3 固态CO2密度范围 1512.4-1595.2 kg/m3 6、CO2临界值(根据kennedy) TC 304.2K (文献中也有31.16℃;31.1℃值) PC 7.399MPa(7.16MPa;7.383MPa) 0.467g/cm3 0.03335mPa.s VC 94.24cm3/g.mol ZC 0.275 9、CO2能萃取抽提原油中C2-C30,尤其萃取C5-C10组分的能力强 10、在油、水中扩散系数高 11、同时注入水和CO2(碳酸水),能改善储层渗透率 含水带内在碳酸水前缘,能形成和保持游离CO2气带 12、气体CO2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力升高而增大 液体CO2密度受压力影响小,但受温度影响十分明显 固体CO2密度受温度、压力影响都很小 13、气体CO2粘度随压力增高而明显增大 液体CO2粘度受温度影响大,随温度升高而 明显减小 14、CO2气体偏差系数(Z)受P、T影响大(见图5-1) 1)C1的Z随P、T变化幅度小,ZCO2ZC1 2)随T ,Z 3~15MPa 低压区 随P Z 15~30MPa较高压力区 随P Z 图5-1 CO2压缩度图版 15、 CO2与烷烃混合物中的相态特性 CO2浓度0.65mol时,压力27.21MPa时,出 现不同密度的两个液相 CO2浓度0.8mol时,压力=8.16MPa时,出现 两个液相+CO2蒸汽相 二、CO2气井开采特性 1、气层中CO2密度大,近似于液体性质,处于高压超临界态,密度达500-800kg/m3。 2、气井开采或测试过程中,CO2随P、T发生相态变化。 TC(临界温度)是CO2气井垂向流体密度变化的重要参数。 3、关井静止状态 以某CO2气井为例 340m井深处温度为31.1℃(临界温度) 井口——340m井深处 CO2为液态 实测 平均为848kg/m3 340m井深处——井底 CO2为高压气态 实测 717-536kg/m3 计算 752-621kg/m3 自上而下 呈减小趋势,Z呈增大趋势 4、流动状态 仍以该井为例 井深540m处,T=TC=31.1℃ 井深540m处——井口 CO2为饱和蒸汽相 (实测)380-450kg/m3 (计算)220-359kg/m3 井深540m处——井底 CO2为气相 (实测)394-485kg/m3 6、防腐 1)CO2对油套管和地面设备腐蚀,可以成为严重的事故隐患 2)腐蚀机理:电化学腐蚀 没有电介质存在,CO2不会对金属产生腐蚀 CO2在水中生成碳酸,增加CO2腐蚀性 通常是局部性坑蚀,也有沟槽和面积不等的侵蚀 局部侵蚀穿透可很深,每年达0.2-0.7mm 3)措施 (1)选择抗腐蚀性强的管材(含Cr不锈钢) (2)管内壁用树脂、塑料等涂层衬里保护 (3)加注缓蚀剂,常用有:铬酸盐、磷酸盐、有机胺类,有抑制腐蚀的效果。 (4)防止地下水在井筒内分离 (5)套管完井,固井质量要好 7、生产和测试过程中要防止结水合物和干冰 节流咀前后压降控制温度可用绝热方程初算 CO2的 控制流量计、节流咀上流压力,以保 证上流温度大于0℃ 三、CO2气藏开发数值模拟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 42457-2023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产品安全开发生命周期要求》最新解读.pptx VIP
- 有色行业月跟踪:掘金亚欧大陆腹地,中亚金属矿产资源全景解析.docx
- 第2课 使用数字设备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叉车安全培训.pptx VIP
- 一种无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电机初始位置检测方法.pdf VIP
- 2025年高考英语备战:高中英语(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至选修四单词汇总.docx VIP
- 机电工程质量管理重难点.docx VIP
- 叉车操作安全培训.pptx VIP
- 专题专练 基本不等式(解析版)_1.docx VIP
- 《第1课 寻找信息科技》精品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