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节 人口与城市
* * 第九章 人口与城市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的人口 2011年10月31日凌晨前2分钟,作为全球第70亿名人口象征性成员的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 世界人口的地理特征 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 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高—高—低模式)、传统型(高—低—高模式)和现代型(低—低—低模式)三种类型。 人口的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决定。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高—低—高”模式和“高—高—低”模式的区别:“高—低—高”模式的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尤其是死亡率明显下降,使自然增长率上升,明显高于“高—高—低”模式。 (2)“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的区别:“高—低—高”模式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高于“低—低—低”模式,“低—低—低”模式的自然增长率一般低于1.0%。 低-低-低 高-高-低 高-低-高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过渡型 人口的增长模式 1、自然因素: (1)自然环境 (2)自然灾害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2、经济基础 (1)经济发达程度 (2)文化教育水平 (3)医疗卫生条件 3、上层建筑 (1)婚姻生育观 (2)宗教信仰 (3)风俗习惯 (4)人口政策等 4、决定性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有11个: 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巴西、日本、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墨西哥。 欧洲和亚洲人口密度最大;大洋洲地广人稀,人口密度最小;南极洲迄今尚无固定的居民 全球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季风亚洲(其中以东亚及南亚人口最多)、欧洲(北欧除外)、北美洲东部。 球人口分布最稀少的地区→两极地区(寒冷)、沙漠(干旱)、高山高原(地势陡峻)、热带雨林(潮湿)。 世界人口按纬度、高度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是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世界上有近80%的人口分布在北纬20°~60°之间,南半球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11%多;世界人口的垂直分布也不平衡,5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拔200米以下、不足陆地面积28%的低平地区。由于生产力向沿海地区集中的倾向不断发展,人口也随之向沿海地带集中。 黄色人种(也叫蒙古人种) 白色人种(也叫欧罗巴人种) 黑色人种(也叫尼格罗人种) 棕色人种(也叫澳大利亚人种)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 他们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有的呈黑褐色;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等。 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及亚洲的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等地。 1、白色人种 世界上人口数居第二位的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7%左右。 他们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呈黄色或黄白色;发形直,发色黑;眼色深;颧骨较高;面部扁平;鼻子高低、宽窄适中;体毛和胡须稀疏。 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国、朝鲜、日本、蒙古、苏联的西伯利亚、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等地,美洲的印第安人,欧洲的马扎尔人、芬兰人也属黄种人。 世界上第三大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他们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发形为曲卷形或波形,发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较厚;鼻宽扁或较宽;眼裂较大。 主要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美拉尼西亚、加里曼丹等地。 3、黑色人种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11年,在中国大陆上居住着1,339,724,852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 相当于欧洲+澳洲+非洲+北美洲+中美洲的人口总数。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农村人口比重大; 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世界人口问题表现为两种矛盾: 一是出生率过高引起的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出现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非洲、南亚。 二是出生率过低引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出现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以欧洲、日本为典型。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发展缓慢; 人口增长过慢甚至负增长也会带来养老支出增加、生产不足、消费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自然因素: (1)地形与城市区位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美国三大城市带位于平原上; 分布在平原的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逊平原上分布在高原的原因: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2)气候与城市区位城市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我国特大城市中只有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章节市场营销环境分析PPT.ppt
- 第三章节地球宇宙复习.ppt
- 第三章节建筑工程预算费用ppt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ppt
- 第三章节_蔬菜育苗2.ppt
- 第三章节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教育活动.ppt
- 第三章节建筑供电与配电.ppt
- 第三章节季风llp2010.ppt
- 第三章节服装市场营销战略.ppt
- 第三章节桩基础第三节.ppt
- 第三章节桩基础第四节.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