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年级语文上30寓言两则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30寓言两则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教案
教学
要求1理解寓言的含意,从中受到启示。
2学会本的生字、新词, 注意积累词语。
3练习快速地默读,读懂内容, 能复述故事情节。
重点
难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寓意。
教学
时两时掩 耳 盗 铃
#104887;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ɡ),很想把它偷走。
段导读: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有个人想把人家挂在门上的铃铛偷走。
#104888;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立刻会被人发觉。 [句导读:用拟声词形象地模拟出了铃铛的声音好像会没完没了地响下去似的。写出了小偷内心怕被人发现的担忧。][从“他明明知道”中可以知道什么?]可是他想:“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可是”表明了什么?]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出了事情的经过,他自以为想出了聪明的办法——捂住耳朵去偷铃铛。
#104889;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10102; 了。
段导读:这段写出了事情的结果:捂住耳朵去偷铃铛,当场被主人发觉。
守 株 待 兔
#104887;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10102;蹿(uān)出,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忽然”一词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主要讲了一偶然的事情的发生,为后这个种田人产生某种想法奠定了基础。
#104888;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 [“乐滋滋”说明他怎样的心情?于是他有了什么想法?]
段导读:写这个人在毫不费力捡到一只兔子后的想法,为后他的行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104889;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撞死在树桩上。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过。[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全完了”形象地说明了怎样的结果?]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了他的行动以及这样的行动带的必然结果。
1学会本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
2理解寓言的含意,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3培养学生复述的能力。一些寓言故事的图片,包括掩耳盗铃故事的图片。一 导入
1看图片猜故事:出示学生知道的寓言故事图片,如亡羊补牢等。简单说说故事情节和寓意。
2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寓言两则”的“则”是什么意思?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出示掩耳盗铃故事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图意。
(有个人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这就是“掩耳盗铃”的故事。(板书题目)
二 理解故事寓意
1你知道“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吗?
掩耳:捂住耳朵。 盗:偷。
掩耳盗铃: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别人的铃铛。
2正确、流利地朗读。
3读懂故事。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个人想偷别人的铃铛。)
(板书:想偷铃铛)
(2)读第2自然段。
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去偷铃铛呢?(他掩住自己的耳朵。)
(板书:掩住耳朵)
“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什么?
(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仅没有就此打消偷铃铛的念头,反而想出了一个愚蠢的办法。)
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铃声了。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别人就听不见铃声了吗?
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板书:被人发觉)
4理解寓意。
(1)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可能会用到愚蠢、笨、傻、可笑等词语。)
(2)读第2自然段,表现出这个人的愚蠢。
(3)结果当然会被别人发现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只是自己听不见, 别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掩耳盗铃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
(4)大家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做事不能自作聪明、自欺欺人。)
三 复述故事
1 默读,回顾内容。
2 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3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故事情节?
(学生可能会说到多读会帮助记忆,也可能会提到理清线索也会帮助记忆。)
四 总结扩展
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铃”的事?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1在导入环节可启发学生回忆学过哪些寓言,并与学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复述、小组模仿表演寓言重点情节深入理解寓意,积极表扬能够扩展内容、想象故事细节的同学,再讨论后的思考题。从而达到本的教学目标,懂得自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