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雀东南飞(并序)3
孔雀东南飞(并序)3
孔雀东南飞(并序)
教学目的
一、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
二、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三、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迎”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教学设想
一、本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堂内串讲。因此,教学本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以“预习提示”为突破口,组织堂教学。
二、本故事情节在民间广为流传,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深广。在教学本时,有条的学校可利用电教手段,或阅读有关资料,以加深对的理解。
教学时数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重点
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布置前预习。
1.利用工具书和注释,扫除诗中字障碍。
2.读“单元知识和训练”中“语言和语境”部分。明确:
联系上下理解语句的含义。
对上下内容要形成整体认识。
结合与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作深入理解。
二、引导学生读“预习提示”。
1补充介绍: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人的诗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玉台新咏》由南朝陈朝徐陵编选,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2.学生默读“预习提示”,思考问题。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的发展,《孔雀东南飞》与《诗经》、《涉江》有什么不同?(《诗经》、《涉江》是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见“预习提示”)作者怎样表达主题思想的?(通过塑造焦仲卿、刘兰芝的人物形象)作品主要从哪些方面刻画人物形象的?(曲折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人物对话。)
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条表达主题的线索,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古诗也常常寓抒情于叙事。
三、释词。学生在阅读本诗时,对以下三类词理解容易产生歧义。教师需要加以点拨、归纳,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1.古今异义。
学生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四,教师点拨。
明确:这类词古义和今义大相径庭。如果把古义和今义混淆起,就会产生歧义。
2.一词多义。
学生借助工具书完成“思考和练习”题五。
教师点拨、归纳。
指导学生除“思考和练习”题五外,再从中找出带有“相”字的句子,然后给予注音、释义、归类。
这一类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读音、词义各不相同。我们可从分析语言环境入手,确定词义和读音。
3.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
举例。
四、理解全诗的故事情节,进而掌握结构。
1.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将全诗分成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标题能概括内容即可,不必强求一律。
2.在分析情节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全诗内容。
要求:抓住主要情节进行复述,避免拖沓。
3.概括内容,要求用最简短的话介绍情节。
明确:诗歌前面的“序”是全诗内容最概括、最简洁的介绍。(教师结合“序”进行讲解)
五、以设疑、析疑、释疑的方式,分析内容,使学生了解汉乐府常用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的作用。
2.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明确: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字。
明确:第13段是第2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显得错落有致。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同学们初中时学过的乐府诗《陌上桑》,在描写秦罗敷的美貌时,也是用了横的铺陈。
3.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
明确: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原创:《匆匆》.doc
- 原子中的电子学案.doc
- 原子的构成_2.doc
- 原子核_0.doc
- 原子的构成_0.doc
- 原子结构_3.doc
- 原子结构_2.doc
- 原子结构_4.doc
-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_1.doc
-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_3.doc
- 面向特殊教育需求的淡雅艺术教师2025说课PPT交互模块设计.pptx
- 2025年秋季学期苏教版一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期末复习计划.docx
- 入网合同标准文本.docx
- 2021-2022学年山东省龙口市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1301.pdf
- 乡镇林木砍伐合同范例.docx
-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原实验学校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684.pdf
- 工程创新案例分享-推动工程科技进步.pptx
- 产品注册申请书格式范文.docx
-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pptx
-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2-658.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