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巍巍中山陵_0.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巍巍中山陵_0

巍巍中山陵 巍巍中陵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2 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3 体会准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是怎样说明中陵的建筑特征的? 二、教学难点; 在说明中陵的雄伟的特征时,为什么要详细描绘中陵的地理环境? 三、培养学生自学语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师生共同学习、教师点拨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学会提出问题和根据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两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 由孙中的生平事迹导入。 二、浏览,初步把握内容 1.《巍巍中陵》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学习说明,我们脑海中应自然浮现出说明学习的“十五字”方法,有谁能为我们回忆一下?(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找方法、品语言)那么通过昨天的预习,你能为十五字找到相应的答案吗? 明确:明对象——中陵;抓特征——巍巍(高大);理顺序——空间顺序;找方法——列数字等;品语言——准确、生动。 2.过渡:从上面五个方面,我们对的一些基本内容有了了解,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这些皮毛,让我们在作者的带领下,走进陵园深处。 三、从设计方案的择优,理解中陵的“巍巍” 1.假设一下,如果请你为孙中先生设计陵墓,那么你在设计时会考虑哪些因素?(以贝聿铭的设计为参考) 参考:地理环境(中国人对身后事非常重视,要选一个风水宝地)、设计应符合人物身份、要考虑资金预算等 2.我们同学还挺有当设计师的潜力的,考虑的因素还是很多的。其实当时人们在为孙中设计陵墓时也是煞费苦心的。提出的设计方案很多,但只有40余份入选,其中最后只有一个方案被选中,它就是吕彦直的设计方案。请大家各自朗读的第4段,想想这些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为什么最后只有吕彦直的方案脱颖而出? 3 交流:可用原话回答,鼓励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要点如下有注重和谐协调;弘扬民族化;追求形神兼备等。 4 吕彦直的设计凭借这些优势而入选了,但设计方案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建造。中简单的介绍了陵园的建造情况,谁愿意为我们读一下?(一生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数字) 提问:这段字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些列举的数字能说明什么问题的? 参考:中陵从动工到竣工耗时之久,用地面积之大,使用经费之多,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陵建筑的“巍巍”以及它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四、从地理位置的选择,理解中陵的“巍巍” 1 过渡:那么,这样一座巍巍的建筑,到底建筑在什么地方呢?(古都南京东郊的钟南麓,第一小节里有交代)。但大家知道孙中是哪里人?(广东香人)中国有句古话,“叶落归根”,也就是人死之后要埋葬在自己的出生地,但孙中为什么会葬在南京的钟脚下呢?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 明确:因为这是孙中的遗愿(内部原因); 2.那么,钟为什么能得到孙中的青睐呢?请大家阅读的第二小节,看看你能找到钟吸引孙中之处吗? 交流:钟地势雄伟,风景优美,并且有沉重的历史感等 3.说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这篇是介绍钟陵的,但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字介绍钟呢?是不是偏题了?谁能为老师解答一下疑惑? 明确:一正是钟的这些地理和人环境,才使孙中选择这里;二用钟雄伟的壮观的气势衬托中陵的“巍巍”。 五、小结:这节我们从整体上对了解了一番,通过对设计方案和地理位置的选择这两个角度,初步理解了中陵“巍巍”的特征,除了这些内容,还有哪些部分也能或明或暗地表现这一特征呢?留给大家思考,我们下节一起探讨。 第二时 上时间:3月1日 总时:31 一、复习导入 以复习上节的内容为主,让学生回忆“巍巍”的含义和作者是如何写出中陵“巍巍”特征的,再由上节的问题导入新的学习。 二、从中陵的组成部分,理解中陵的“巍巍” 1.过渡:从中陵的设计方案、建造过程和地理位置,我们初步感受到了中陵“巍巍”的特征,接下,我们就要去看一看中陵的“庐真面目”,看看它本身是不是真的那么“巍巍”。 2.正式介绍中陵建筑群体的是哪些段落呢?(从第~11小节)这是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点。 3.请大家阅读第和第6小节,了解一下中陵的总体设计和总平面图。思考三个问题:(1)中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值得称道”?(2)陵园大道旁为什么栽种如此多的树木?(3)既然第7~11小节具体介绍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小节还要总写陵园平面布局? 交流: (1)三处风景区连为一体;(2)形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也体现勒令孙中的精神万年长存;(3)使读者对中陵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也表现了设计者的思想。 除了通过总体设计和布局,衬托中先生博大的襟怀和不朽的业绩之外,哪些地方还以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表现中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形象呢?哪些地方可以表现中陵“巍巍”的特征呢?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