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律诗五首导学
杜甫律诗五首导学
杜甫律诗五首导学 一、基础知识。 (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盘飧( ) 旧醅( ) 朔漠( ) 青冢( ) 阏氏( ) 霁寒宵( ) 渔樵( ) 东南坼( ) (二)解释下面加点词。 1、但见群鸥日日:________________ 2、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_________ 3、盘飧市远无兼味:________________ 4、危樯独夜舟:________________ 5、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 6、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 7、人事音书漫寂寥:________________ 8、乾坤日夜浮:________________ 9、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_____ 10、戎马关北:________________ 二、《客至》。 (一)作品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院花溪畔营造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生活上也有人接济他,从“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可以看出他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倒也平稳,有了生活的情趣。这首诗是第二年春天写的,同样表现了诗人的这种情怀。 诗题称“客”而不称“宾”,是有用意的。旧时注家以为,称“宾”有“敬之之义”,而称“客”有“亲之之义”,此说有理。 (二)内容分析。 这首诗前一层写朋友访,后一层写酒菜待客。 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写的是草堂外的景象:春天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鸥鸟翔集。透过写景的哪个词我们可以窥知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1)词或短语:__________(2)心情:_________ 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上句承前,意思是门前花径从没有为客而打扫过,如今这蓬门为你而打开。这两个诗句我们可以析得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这不是客套,而是实情。朋友得突然,草堂距市镇又远,备办不及了,只拿家里现成的酒菜招待,这表现朋友之间的有着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哪个词或短语可以看出这时酒宴已到高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欲呼邻翁与客人对饮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旅夜书怀》。 (一)作品背景。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自问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这一年杜甫已满3岁,他一直疾病缠身,不时发作。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飘泊何时是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二)内容分析。 前两联寓情于景,后两联直抒胸臆。 1、前两联写景,诗眼是哪个词或短语?为什么? (1)诗眼:________________ (2)分析:________________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后。诗人从“独夜舟”写到辽阔的大自然,要抒发的一种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岂著,官应老病休”。诗人将“名”和“官”相对提出是有用意的,因为这两事关系到诗人一生的命运。诗人由于诗名满天下,尽管后半生颠沛流离,生活穷困,但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照,这总得到一些宽慰。然而诗人的远大志向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以,不能得官以实现其志向,是他终生最大的憾事。这样看,这两句显然有主、宾之分:上句说“名”,只是作为烘托;下句说“官”;才是正意。这两句,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著,官非老病休。既然休官原因不是“老病”,那是什么呢?诗人没有说出,但我们从杜甫为官的经历或从其他有识之士的不得志的遭遇可以看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最后两句诗人以沙鸥自况,意在抒发什么感情?请简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咏怀古迹(三) (一)作品背景。 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自云安(今四川云阳)到达夔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