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训练题与《春江花月夜》.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星期一训练题与《春江花月夜》

感知全诗, 划分层次 第三部分:情感美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3)游子思归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情感内容 一个是天涯游子,思念着家中的妻子;一个是闺中思妇,想念外地的丈夫;一个是望月怀乡,一个是凭栏盼归。在春江月明之夜,这种情景多么常见,有多少这样的夫妻让我们歌颂,令我们羡慕,这是人间至真的爱情。 相思之苦展现着爱情之真,反映出人性之美,表现了人类追求纯洁的爱情,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这是一份美丽的真爱。 人类这种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是永恒的,这正是“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更深层的内涵。 回顾全诗结构 想一想:这首诗歌描绘了哪些意象?最主要的意象是什么? 同样是围绕月来抒情议论,诗人表达的情感和思考有什么不同? 前部分借月抒发对宇宙人生的感慨, 月是永恒自然的象征; 后部分借月抒发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 月是两地相思的见证。 古诗词中“月”的意象内涵 月是优美环境的营造者;——空间意象 月是永恒的象征(借以感伤生命的流逝、时间的流逝);——时间意象 月是两地相思的寄托(思念); 月是人生寂寞的伴侣。(愁绪) 评讲昨天晚 上的练习 1 (1)晚:归艭、钟声。(1分) 望:江、青山、远帆、(天)空、老鹤。(2分) (2)诗人在此运用了拟人(比拟)的手法。(1分) 老鹤与钟声之间本无联系,一个“带”字,把无形的钟声物态化,把老鹤拟人化,不仅写活了老鹤,而且也写活了钟声,从而使整首诗在动与静、听觉与视觉、实写与虚写几方面有机结合,耐人寻味。(2分) 或答:“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2 (1)初春(1分)。这时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放(意象描述1分),万物充满了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初春景色特点概括1分)。 (2)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1分);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1分)。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2分)。答出思想感情给2分,结合词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3①借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采用了用典、对偶的手法委婉储蓄的表达了愁苦的思乡之情。 或:诗人借助忧伤的玉笛声,辽阔的山水,低垂的暝云,觅食安家的燕子,雨打梨花等景物,描绘了一幅暮春图,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愁苦,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浓浓的思念之情。 ②修禊热闹场景,清明时节的祭祀,都因自己远离家乡、漂泊异地而不能参加,增添愁绪,夜不能寐,江畔独步折柳,更又回想亲人苏堤“折柳”送别之场景,更添思乡之愁苦,也就令人愁眉不展了。 或:清明时节临近,故乡只有在诗人的梦里才能出现。诗人晚上因思乡而无法入睡,漫步江边以排遣愁绪,折下柳条原想寄托故乡之思,可“柳”毕竟象征着离别,异乡折柳,也只能徒增烦恼忧愁罢了。因而即使不是家乡苏堤的柳条,也足以让诗人更紧锁双眉。 4(1)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在秋天冒着霜雪开放的耐寒自然属性(1分)。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吕诗把旧桃李和木芙蓉作对比,范诗把木芙蓉和愁红怨绿(一般花儿)作对比。 (2)前一首诗中的木芙蓉开在小池得南边,不必像桃李一样,凭借东风才能开放,即便是在雨后霜前也一样开得鲜艳,表现的是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他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人格形象),作者颇有以木芙蓉自喻之意 。(3分)后一首诗中的木芙蓉冒着微寒,在秋天孤单地开放,虽然艰辛,但它仍向霜神致意,不惧寒冷侵袭,不会象一般花朵那样,动不动就是一副可怜相,表现的是一种历经辛苦孤独后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坚忍、淡定、安闲的形象(人格形象),突出了木芙蓉在困境中的坚强。(2分) *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吴川市第一中学 许德 2014、11、19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 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