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立摘要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在华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
日常观察,查阅相关报道,尤其是研读“2006年度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
Social
统计表”,本文发现在华跨国公司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司在我国承担社会责任现状问题的相关研究。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跨国公司承担CSR的相关理论为依托,以在华跨
国公司履行CSR为探讨对象,通过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经营的现状,指
出跨国公司充分利用了我国的各种有利资源和给予跨国公司的多种优惠政
策,理应严格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跨国公司在华逃废
CSR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表现在侵犯员工合法权益、向我国转移污染、商业
贿赂、限制竞争和涉嫌垄断等方面。基于此本文得出结论:在华跨国公司存
在不同程度的逃废社会责任问题。本文的经验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
最后,针对跨国公司在华逃废CSR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本文给出了相
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贯穿全篇;
实证分析主要用于验证本文的假设:跨国公司逃废社会责任。在具体分析中
本文使用了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根据以上思路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具体的问题,获得了相
应的发现:
一、本文通过整理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相关数据发现跨国公司在华
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状况不佳,存在着许多不足。
二、由于本文是通过整理二手资料认定跨国公司在华逃废社会责任,为
在华跨固公司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了验证该结论,笔者做了相关问卷调查,用经验研究的方法进一步证明了本
文的观点。
三、针对在华跨国公司履行CSR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认为,我国相
关法律的不健全和相关政策的不完善给跨国公司逃废社会责任留下了余地。
四、基于此,本文认为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是遏
制跨国公司逃废社会责任行为的根本途径。
本文的结构如下:
第一章是关于跨国公司CSR的理论综述。首先评析了关于一般企业社会
责任的相关理论,之后重点探讨了跨国公司承担CSR的必要性,最后研究了
跨国公司承担CSR的责任范畴。
第二章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经营时充分利用我国各种有利资源和
优惠政策的状况,旨在说明跨国公司在我国吸取了足够的养分。这包括在华
跨国公司主要投资于具有区位优势的东南沿海地区,投资产业主要集中于利
润比较大的制造业和金融业;在华跨国公司视中国为最重要的产品销售地和
出口加工地,并且充分利用了中国的丰裕劳动力资源和原材料的低价优势;
跨国并购中国企业:享受我国政府给予跨国公司的各种优惠政策。在这一章
中,作者整理出“2006年度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统计表”,分析了跨国
公司在我国承担CSR的总体现状,得出结论:在华跨国公司履行CSR的总体
状况不佳。最后本章罗列了在华跨国公司逃废社会责任的主要方面:跨国公
司侵犯员工合法权益;跨国公司把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转移到我国,一些跨
国公司的商品和服务质量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跨国公司非法避税和商业贿赂
越来越严重,并且限制竞争,涉嫌垄断。
第三章是对前文结论的经验验证。本章首先假设在华跨国公司逃废CSR,
然后通过做“我国消费者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认知度的问卷调查”,用实证分
析的方法证明该假设。另外,问卷调查发现,我国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认知
度和要求度都比较高。
第四章从法律和政策两个方面探讨了跨国公司在我国承担CSR中存在问
题的原因。法律层面的原因包括我国法律不健全和执法力度不够。政策层面
的原因主要是指我国为了吸引外资而提供的过多的“超国民待遇”优惠政策。
2
中史摘要
第五章从法律和政策两个方面就促使在华跨国公司切实履行CSR给出了
对策建议。法律层面的对策有加强劳工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
对跨国公司的垄断行为进行监控和制裁;建立完善的并购法律体系和环境保
护法律体系:建立一套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和制约机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