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doc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第八节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知识梳理】 (一)修辞介绍: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等形式。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拟人是把物当人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描写。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一般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从内容上分又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其作用在于增强感情,加强语气,强调主题;用在诗中,可以使诗的格式整齐有序,充满语言美。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二)比较分析: 1、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喻重在“喻”,喻体一定出现;而比拟重在“拟”,拟体一定不出现。如:岸边的垂柳醉汉似的摇晃着(比喻)。岸边的垂柳醉了似的摇晃着(比拟)。 2、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借代只代不喻,借喻喻中有代;借喻具有相似性,借代具有相关性;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如:世界一半银子一半墨汁,黑白分明。“看,一群红领巾!”前者为借喻,后者为借代。 3、对偶与对比的区别。 对偶追求结构形式上“对称”的表达效果,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则追求内容上“对立”(相反、相对)的表达效果,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需注意的是,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三)命题特点: 1、着重考正确运用。 高考考修辞,一般不考修辞方法的辨认,着重考修辞方法的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因此,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自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 2、多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 高考考修辞,注重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有与仿写结合的,有与“连贯”结合的等等。即使考修辞方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种修辞方法的,往往多种修辞方法放在一道试题中考。 【能力训练一】 1、下列各项中,属于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我常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墨色眼镜观察世界。 B 各种想法在脑子里像火花似地一个个爆发,然后又熄灭了。 登高远望,泰的松树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 D 我时常告诫自己,不要像小时候那样,一味贪玩,好动。 2、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 ) A 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了,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 B 几年的治武功,在我犹如幼小时候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 D 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 3、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写得有人的感情。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手术我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