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整理】现浇箱梁监理实施细则.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现浇箱梁监理实施细则

一、编制依据 现浇梁工程施工相关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和图纸;已批准的工程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及监理规划;已批准的施工组织、专项施工方案等。 二、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 (一)工程概况 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管段内现浇梁混凝土等级采用C50。管段内只有GZH-1标中铁十四局有现浇梁施工,施工段起讫里程为:GDK0+000~GDK9+920,由于起点2.5km改线暂时不考虑,除去起点2.5km,共有20~30米双(单)线简支梁219孔,全部采用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法施工。主要工程数量待设计图纸下发后补充完整。支架现浇连续箱梁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为管段桥梁重点工程之一。综合考虑因素,施工单位将简支梁预制架设方案改为移动模架现浇方案。 工程地质 (1)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地处东江下游,总体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沿线地貌为东江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剥蚀丘陵及东江冲积平原。地势多平坦开阔,三角洲平原河道纵横交错。 地层岩性描述如下: 沿线露出地面的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下第三系、侏罗系下统、前震旦系下统及加里东侵入岩地层,自新至老描述为: 人工填土层(Q4ml):主要分布于城镇地带,以黏性土及碎石类土,厚度不一,小于5m。 第四系全新统(Q4):海积、冲积、洪积层,薄厚不均,丘间谷地及东江三角洲平原主要为黏性土、粉细砂层及淤泥质土,现代河床中分布有中粗砂砾、卵石土及淤泥质土。 残积层(Qel):分布广泛,于丘陵区直接出露地表,平原处多被冲积层覆盖。主要为褐红色、褐黄色粉质粘土,硬塑状为主。 下第三系(E):分布于三角洲平原区、惠州市区一带,紫红色凝灰质砂岩夹砾岩、含砾砂岩、泥质砂岩,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侏罗纪下统(J1):分布于常平东~惠州惠环一带。砂岩、页岩、凝灰质砂岩,局部为安山质凝灰岩。 前震旦系(PZ1):分布于剥蚀丘陵区东莞大道~常平一带,为一套混合岩及混合岩化变质岩系。岩性为混合片麻岩、云母石英片麻岩等,厚度大于720m,大部分为变质混合片麻岩。 加里东侵入岩:分布于三角洲与丘陵的过渡带,为花岗闪长片麻岩。 (2)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 1、不良地质 沿线的不良地质主要为局部的溜塌、滑坡及地震区。 ①局部溜塌、滑坡 本线路走廊内无重大不良地质现象,但本区地质构造发育,丘陵区地层岩性杂乱,地表松散覆盖层及全、强风化层较厚,雨季受台风、暴雨影响,沿线高陡边坡地段存在诱发溜塌、滑坡的可能。 ②地震区 东江三角洲洪梅至东莞大道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该段的地震设防烈度为Ⅶ度,为高烈度地震区,本地段发育有海冲积相的饱和砂土(粉土、粉细砂等),多呈松散~稍密状态,黏粒含量较少,地下水位一般埋藏较浅,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进行液化判别,饱和粉细砂多属轻微~中等液化土。 2、特殊岩土 沿线的特殊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软土。 ①人工填土 人工填土分布于地表,填土主要有种植土、素填土、杂填土等,成分有黏性土、碎石、砂石及建筑垃圾等。填土厚度不一。 ②软土 软土分布于平原、水塘、古河道、东江及其支流、现代河谷的一级阶地和河漫滩,二级阶地上局部地段也有分布。软土多为淤泥、淤泥质土及淤泥质粉细砂,局部为泥炭土,多含有贝壳、有机质,软~流塑状,厚度一般2~8m,东江三角洲地区可达16~20m。一般具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高压缩性的特点。 剥蚀丘陵区的山间盆地、沟谷地带也发育有软土,局部宽阔地带软土较厚,一般厚度0.5~5.0m。 水文条件 (1)地表水 线路行进地段均为东江水系,沿线河网密布,河流主要有赤滘口河、东引运河、寒溪河、石马河等,大部分河水水质良好,对普通混凝土无侵蚀性。局部河水对普通混凝土有弱侵蚀性。 (2)地下水 沿线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中的孔隙潜水和基岩中赋存的裂隙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东江及其支流的漫滩及阶地上的第四系冲洪积地层中,埋深0.2~6m,水量较大,其补给方式主要由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排泄以大气蒸发为主;剥蚀丘陵区仅在沟谷两岸赋存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埋深1~5m,水量不大,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一部分通过蒸发排泄,一部分通过地下径流排泄。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基岩的裂隙中,水量不大,透水性差,一般略具承压性,埋深较深。 地下水一般水质较好,可作为生产、生活用水,对普通混凝土无侵蚀性。根据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铁建设[2005]140号),局部化学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 (二)工程特点 1)周边环境复杂; 2)施工场地狭小; 3)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要求高。 (三)工程技术、质量标准 铁路等级:城际轨道交通; 正线数目:双线; 速度目标值:200km/h; 正线线间距:4.4m; 平面最小曲线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