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1化学环境保护
人类所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物硫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碳氢化物 飘尘 煤尘 放射性物质等 来源与危害 1.来源:煤 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2.危害 危害人类健康 影响植物生长 破坏建筑材料 改变地球气候 2010年3月北京沙尘暴 二.水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1.来源:石油炼制、工业废水、生活废水、使用过农药、化肥的农田排水、降水淋洗大气污染物和地面淋洗固体垃圾等。 2.危害:污染水源,改变水质,加剧水源危害。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海滨风景区 废水的处理方法 水污染的自净 治理: 控制污水任意排放,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改善用水制度,研究无污染新工业,合理、科学地施用化肥、农药。 不断增加的固体废弃物如不加利用,就要占用土地来堆放。许多城市利用大片的城郊边缘的农田来堆放它们,难怪科学家从卫星拍回的地球照片上,围绕着城市的大片的白色垃圾是那么的显眼。 因地制宜利用风能、地热发电 增加森林覆盖率,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水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水域富营养化。此时,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使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这种现象叫做“赤潮”。 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色、棕色等。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赤潮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引起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特别的颜色。 赤潮 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因此也破坏了海洋中的正常生产过程,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其次,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出粘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死亡; 再次是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后,在尸骸的分解过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环境,引起虾、贝类的大量死亡;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赤潮的危害 海水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物质基础。携带大量无机物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入海是引起海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向海洋超标排放,在工业集中和人口密集区域以及排放污水量大的工矿企业,建立污水处理装置,严格按污水排放标准向海洋排放。 赤潮的预防 投加药剂 莲、蒲、藻、芦苇、水葱(生物分解) 传质作用 微生物自净 萃取、吸附、离子交换(物理沉降) 混凝、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氧化) 水体酚污染净化植物 ——水葱 水体有机物污染净化植物——香蒲 水体砷污染净化植物——芦苇 池塘和沼泽水体净化植物——黑藻 水污染的自净 三.土壤污染 污染源 工业垃圾、 废水 生活垃圾 化肥、 农药残留 放射物质残留 污染物 有机磷、 有机氯 镉、铅等重金属 放射性物质 人类头顶的保护伞正在破损 1995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保罗·克拉兹(Paul Crutzen)(荷兰人)、马里奥·莫林(Mario Molina)(墨西哥人)和舍伍德·罗兰(F.She Rwood Rowland)(美国人) ,表彰他们在平流层臭氧化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特别是提出了平流层臭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问题(排放的氟氯烃类能够平流层以催化的方式耗损大量的臭氧),并进行20多年的深入研究。 他们的工作引起了世界各国对臭氧层的关注,促使国际上对保护臭氧层问题及时采取了一致的行动,从而使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有可能避免由臭氧层耗损带来的巨大灾难。因此,他们共同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这是有史以来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次进入环境化学领域。 诺贝尔化学奖 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 1985年《维也纳公约》 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90年《伦敦修正案》 1992年《哥本哈根修正案》 1997年《蒙特利尔修正案》 CO2和某些气体具有能让太阳辐射中的短波辐射通过而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从而使地表增温的效应,即所谓‘温室效应”,此类气体称为“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每天世界上不计其数的工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到大气中,使温室效应日益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江西赣州安远县遴选部分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职业技能西式烹调师西式烹调师(高级)-西式烹调师(高级)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五年级上册学科教学计划.doc VIP
-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2025年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pdf
- 2025年河北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能等级考试(兽医防治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T_LFSA 008-2021_熟肉制品_标准.pdf VIP
- 语料库与翻译课程大纲课程教学大纲.doc VIP
-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白皮书.pdf VIP
- 风电工程管理制度汇编.doc VIP
- 2025年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浓度问题(原卷版+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