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阅读规范答题与知识储备
文言阅读规范答题与知识储备
——惠州市实验中学语文组 钟辉勇整理
2010-10-10 11:483.文言文阅读
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答题技巧:
一,是要学会圈圈点点,因为第I卷使用答题卡,圈点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划一划。
二,是要先读文言文的最后一题,即内容的概括分析题。这个题实质上可称为“文言文的白话译文”,它对人物、对全文内容、对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所以先读了此文.就相当于读了译文之后,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三,是要借助原文推断词义。不要想当然,要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储备。
四,是文言文的翻译,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后面的句子自然会水到渠成。
五,是除了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外(大纲规定的120个),还要在考前看一看课本中注释的其他文言实词,只看注释即可。
六,是文言虚词要在“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等常用词语上,再复习一下。
一、文言文读懂方法
(一)传记类整体读懂方法
【】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1.姓名、字号;2. 籍贯;3. 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4. 学识;5. 性情;6. 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7. 最初任职情况等。这部分内容多在开头。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关。
【】传记类整体读懂方法:提取法。
即通过整体阅读,力求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
1.人物。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2.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3.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4.品格。5.时间。6.地点。
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因此,阅读时,这方面应特别注意。
散文类整体读懂方法
二、文言实词释义题
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
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实词推断方法】
实词推断方法回顾:(1)字形字音造字推断法。(2)结构相似句式推断法。(3)语法结构辨别法。(4)成语词语推断法。(5)上下文语境推断法。(6)联想迁移推断法。(7)通假代入推断法。(8)代入理解推断法。(9)文化常识推断法。(10)古今比照推断法(尤其是单双音词古今构词不同)。
【相关知识】
一词多义的产生:①词的本义。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②词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③词的比喻义。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④词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⑤词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重点掌握黑体词的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督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造(造访)、过(拜访、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
三、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
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
【虚词推断方法】
(一)文言文虚词推断过程:定位置,定结构,定词性,定意义。
(二)文言文虚词推断原则小结:
1.依据语法功能分析用法,根据用法辨析词义。
2.采用删换替代看变化,通过比较辨析词义。连词可以替换不影响意义,介词不可以替换,替换后就影响意义。
3.瞻前顾后分析语境,根据位置辨析词义。
(三)文言文虚词推断方法
1.句意分析法(翻译法)。2.上下文推断法(语境法)。3.代入筛选法(用法罗列记忆法)。4.交换理解法。5.结构推断法。6.成语联想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八角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DB45_T 2091-2019 广西.pdf VIP
- 《海上作战与三十六计》章节及期末答案-海军潜艇学院.docx VIP
- 人工湿地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3广东湛江市检察机关招聘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3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T24353-2022风险管理指南.docx
- 国开电大学习网《高级财务会计》形考任务答案1-5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建筑图集-08J907 洁净厂房建筑构造.pdf VIP
- (正式版)D-L∕T 766-2013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