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docVIP

【2017年整理】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整合情境教学课例测评模块:黄山 黄石市广场路小学 卢玉珍、郑亮、陈百兴、张璇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 2008年5月10日 学科 语文 年级 小学四年级 教材名称 s版四年级下册 学习单元 第二单元 设计者 卢玉珍 合作研究者 郑亮 陈百兴 张璇 本单元包括的课文名称 1、《古诗三首》、2、《桂林山水》、3、《走进丽江》、4、《五彩池》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组教材是描写景物为主的文章。选编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秀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陶冶学生审美情趣;另一方面是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程标准》及“内容标准”中与本单元的相关内容 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究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或启发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交流。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关键能力 (目标能力) 1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借助插图引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已经掌握的(与期待掌握关键能力相关的)知识水平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能够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意思,能用一段简单的话写一处景物。 学生容易理解和容易误解的知识内容 四年级学生已经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容易找出景物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但是在读课文时不能正解把握文章情感;能用一段简单的话写一处景物,但缺乏生动细致的描写。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描写景物。 复杂情境的初步构思 以网上的一篇写景的文章《黄山》(有删节)为阅读文本,图文并茂,创设情景。让学生掌握作者从不同角度写景的方法。 发生于情境并指向关键能力的具体问题 1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黄山的景物的?(领悟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2仿写句子(形象表达)3你最喜欢哪幅图,说说你的理由。(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考查学生积累词语的能力) 评价指标的选择 评价指标的表述 目标分类层次 最低/完美标准 1、理解文本准确 理解 最低标准 2、答案有意义 理解 最低标准 3、表达正确 应用 最低标准 4、语言质量 应用 完美标准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 ■目标能力 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借助插图引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能抓住重点句子,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 黄 山 黄山雄距安徽南部,它山体独特,玲珑巧石,千姿百态,有着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陡峭,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雁荡山的怪石,峨眉山的清凉,是我国著名的山岳之一。   我是坐车去黄山的,车子驶进郊区后,一路上虽见山峰连绵起伏,但都平淡无奇。不料刚转过一个大弯,眼前的景色突变,好象顷刻间拉开了巨大的帷幕。只见那里峰林如海,辟地摩天,危崖土兀,幽壑纵横,美不胜收。   到了黄山脚下,我们休息了十分钟后,开始了艰难的旅程。我们一路上,爬爬停停,好不容易爬到玉屏楼,只见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耸立在岩石缝中,它的树干中部伸出的两大侧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在挥展双臂,欢迎四方的宾客。导游介绍道,这是迎客松。过了玉屏楼,我们继续出发,刚走几步,几个队员一屁股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不走了,喘着气说:“真是累坏我了,早知道不来了。”队长鼓励地说:“坚持就是胜利,黄山的美景还在前头,不走了多可惜啊!你们走不动,我背也要背你们上去。”他们被队长的一番话打动了,立刻站了起来,继续上路了。途中我们经过了黄山第一险一线天。爬一线天时,真可谓是头顶烈日,脚踏寒冰。要时刻注意着脚下的冰,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我们一个推着一个,终于到达了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光明顶。从光明顶往下看,漫天云雾悄然而至,穿行于山峦之间,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回旋,时而舒展,由而展现云海,云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现身时,好像滔滔白浪,淹没时,深谷沟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岛在海中沉浮,转眼间,又波涛起伏,浪花飞溅。望着远处的群山,我不禁吟起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回家的路上,我们都回味着黄山的胜景。黄山它虽没有富丽堂皇的庙宇,也没有宏壮观的禅院宫苑,全凭自己毫不雕饰的天姿国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罢黄山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 的松树耸立在岩石缝中,它的树干中部伸出的两大侧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在挥展双臂,欢迎四方的宾客。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