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编者的话
当来自戈壁滩的沙尘暴吹袭首都北京时,当克隆
技术已达到可以复制人本身时,当生产技术的种种发
展造福人类而又反过来每每危及人类时,我们总会不
由自主地想起庄子的著名寓言——— 七窍凿,混沌死。
二千年前这位诙诞的哲人此一惊世骇俗的论断,固然
不无虚无主义的偏颇,然而我们不能不惊叹,它于荒
唐之中,冷峻地道出了一个真理,作出了一种验证于
百世之后的预警。诚然,人类不可能因此放弃对包括
科技在内的生产力的开发;然而当先民“麻麦幪幪,瓜
瓞唪唪”(《诗 ·生民》)的歌唱,在今天晋陕深沟巨壑
密布的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已成为杳远的梦影时,我
们是还应当警省,在终于认识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的同时,还应当对人类的命运作更深刻的人文
2 ◆ 李白诗选评
关注?新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应当已进入了这样
一个阶段——— 科技发展人文化的阶段。具有科技知
识,而不具备人文襟怀的人,今后已难称健全的人。
因此我们愿意为读者,尤其是当今孜孜矻矻于数理化
的青年们,奉献上这一套新世纪版的文史哲经典读
本,而首先推出的是其中的“文学”之部———《新世纪
古典文学经典读本》
其实,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这种努力,在四十多年
前已经开始。 由本社及其前身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策划、在上一世纪历时三十余年陆续出版的《中国古
典文学作品选读》与《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两套丛
书各八十种,在当时曾影响深远。不少品种印数达数
十万甚至逾百万。不仅今天四五十岁的古典文学研
究者回忆起他们的初学历程,会深情地称之为“温馨
的乳汁”;而且更多的其他行业的人们在涵养气度上,
也得其熏陶。然而,人文科学的知识在发展更新,而
一个时代又有一个时代的符号系统与表述、接受习
惯。这套丛书,正是先前两套丛书在新世纪的继承与
更新。
这套丛书继承发扬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十六年
来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也集结了多方面的正反
经验:名家撰作,深入浅出,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固
然是其基本特点;而文化传统与现代特色的结合,更
是她新的关注。学界近半个世纪以来新的研究成果,
编者的话◆ 3
从中获得适应新时代读者欣赏习惯的浅切化与社会
化的表述;反俗为雅,于易读易懂之中透现出一种高
雅的情韵,是其标格所在。
这套丛书在结构形式上又集前述两套丛书之长,
将作者与作品(或原著介绍与选篇解析)乳水交融地
结合为一体,从而使全局与局部相映相辉,高屋建瓴
筑与积沙成塔相互统一。
这套丛书更是前述两套丛书的拓展与简约。其
范围将继文学经典后,再推出史学经典与哲学经典;
而在品种上,适应新时代知识浓缩的特点,又简约为
文学三十种、历史十种、哲学十种,计五十种。既希望
用最省净的篇幅,抉示中华文化的本质精神;又通过
三部可分可合的组织形式,以适应广大读者的不同需
要。
如果说前述两套丛书代表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前
一辈出版人对读者的绻绻心意,那末这套丛书正是本
社新一代出版人对新一代读者的世纪献礼。
不必疑虑,在现代化的今天,是否还有必要较为
系统地大致地了解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尽管当代
哉外文化纷至沓来,但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必须与本土
文化相结合方能落地生根;中国文化的世界性,必将
由她的民族性来体现。这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化发
展史上最重要的经验教训。也因此,科技知识与人文
关怀并重,必然与中西文化的融通互为条件。愿这套
4 ◆ 李白诗选评
以“古典文学经典”为开路先锋的新世纪版的中国文
化读本,能成为新世纪一代青年养成健全新人格的助
力;所谓新人类、新新人类,相信都能从中汲取自己必
需要的新乳汁。
目 录
编者的话……………………………………………………… 1
导言…………………………………………………………… 1
一、蜀中初学与辞亲远游(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