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七、十八世纪之艺术与科学图像.doc
課程大綱
藝術與科學
張省卿
前言
I. 藝術與科學之關係
II. 建立一套以自然科學為主的全新人文價值體系
III. 對機械萬能的機械信仰
IV. 機械裝置使古典藝術變活
V. Prometheus普羅米修斯對抗天意成為新偶像
VI: Quiccheberg理論與哈布斯王朝(Habsburger)的博物館收藏與實驗室
VII. 宇宙的機械運轉
(機械、機器除可使死的東西,變成活的東西外,利用它還可以模仿宇宙間星球之間的運轉)
VIII. 完美的機械運轉
IX. 科學與藝術結合的時代
X. 宇宙烏托邦:以科學為基礎而建立
XI. 把機械發明當成一種令人著迷的遊戲
XII. 機器人與自動機械
XIII. 機械的功能主義與實用精神
XIV. 結論
前言
17 th、18 th巴洛克時代,是全才、通才、博學的時代,歐洲各地學者致力人文與自然科學的全才訓練,當代歐洲著名的學者都是橫跨人文與自然等多元學科領域的專家,科學與人文是一體兩面的學科,藝術與科學,藝術與科技也是如此,尤其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啟蒙了當代歐洲各地重要學者,對歐洲近代文明尤其影響深刻,它並非如部分`學者認為科學與哲學的發展(如萬有引力、幾何學等理論)是超出藝術家所理解的範圍,這個時期藝術家與科學家所具備探求真理的精神與態度,無疑是歷史上,前所未有所展現的現象。
1. 十七、十八世紀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科學圖像的發展、對機械化、自動化的研究興趣、自然科學界的實證精神等各種因素,在在都啟蒙了巴洛克時代的藝術,其中包括對建築、繪畫、雕刻,甚或對城市規劃的理念等等。
十七、十八世紀藝術家與科學家對自動化、機器人的發明外,對歐洲近代文明發展最重要的更是對
2.信賴機械、信仰機械的理念變成人文思想中的重要一環 ,
十七、十八世紀以來歐洲人所追求的真理,是機械、機械化、自動化,是運用機械,像上帝一樣,能夠把死的東西變成活的,而今日這個全自動化的世界文明,則正是十七、十八世紀夢想的實踐,利用機械化式物理原理證明宇宙的運行。
對機械化、自動化、機器人的玩賞、研究、實驗、創造與發明,從十八世紀的想像與製造,從博物館收藏與研究開始,到了十八世紀末,把機械人、機器人與機械化運用在民生物資生產,這種機械的實用化,改變了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
3. Baroco時代的全才思想
追求更通博的知識,對各類學科作更精細深入的分門別類,對技術、機械的信賴,主張藝術與科學的結合等等,它們都是十九世紀歐洲現代化的最重要因素,而十九世紀以來的機動化時代,甚至今日的全方位自動化世界,都主要源自巴洛克時所發展出的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與對機械信賴的理念。
I. 藝術與科學
1. 藝術與科學密切關係 (17 th、18 th )與共同發展
利用圖像、藝術模型復原科學紀錄、復原古建築
重新對古典城市作的詮釋,他們同時也影響到當代城市設計與規劃,城市規劃受到時代精神影響,用科學、理性規劃城市
講究實用→整齊便利
設計中央軸线以便利通行、管理
圖片1 復原古城巴比倫城,1670年
復原古巴比倫高塔,1670年
-重新詮釋聖經故事
B. 重建巴比倫古城與巴比倫高塔的理想
建高塔的故事(聖經中的故事):因為人類自視太高,自以為是,認為人類有能力與技術興建很高很高的高塔到達上帝所在的天頂,因此觸犯上帝,為了懲罰人類的自以為是,上帝便把人類規劃成各種不同語言、使其之間無法溝通,因此也無法彼此合作,發展能力與技術,共同興建高塔。但到了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很多藝術家、人文學者的心目中,「建高塔」的圖像與論述則象徵人類的高超能力與技術,因為只要人類善加運用技術與機械,便能興建高塔,到達上帝居住的天界。在這裡,也代表,只要人類善加利用機械與技術就能像上帝一樣,具備無限的能力。「建高塔」就是高技術的代表。
圖2 :因為物理學、力學的發展,也令很多學者開始討論巴比倫高塔有沒有可能到達月球那麼高?
C.用藝術圖像表達新的科學觀→
像圖3:Gallileo對月亮表面的觀察
圖3 :Gallileo(伽利略)的月亮表面圖
2. 動量、能量、機械力、力學、光能之探討
16th、17th學者努力對宇宙中動量、能量、機械力、力學、光能作探討,研究正能量、負能量間的轉換問題,連帶也影響到藝術家的創作。如Athanasius Kirche〈Ars Magna Lucis〉對月光與日光的探討,或者把光能運用於航海上,或運用在幻燈器材上。
〈Der Brennspiegel des Archimedes〉 1665
〈Eine Laterna magica〉,1646,
甚或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圖像影響到自然科學的研究。
〈Mundus Subterraneus〉(地下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ppt
- 全国船舶工业统计工作制度-安徽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ppt
- 公钥密码算法基础-Read.ppt
- 六下自然与科技第一单元简单机械-Tpedu.tw.ppt
- 关于举办东北电力大学第四届机械创新设计节通知-东北电力大学教务处.doc
- 关于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doc
- 关于公布浙江大学第15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进入-浙江大学本科生院.doc
- 关于开展2011年一般教学研究项目结题工作的通知-西安工业大学教务处.doc
- 关于开展全省高校2013年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工作的-广东白云学院.doc
- 关于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的通知-南京农业大学植物.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