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2011年5月19号网上主题讨论.doc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2011年5月19号网上主题讨论.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2011年5月19号网上主题讨论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2011年5月19号网上主题讨论 主持教师:各位同学好,又见面了,欢迎大家参加今晚《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的主题讨论活动。本次讨论教学目标、讨论主题以及讨论要求如下: 教学目标: 关于儒法两家的法律思想是我们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此章内容的学习可以说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点的一个关键所在。本次主题讨论的目的在于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联系实际正确认识和评价儒法两家的法律思想,正确对待传统法律文化,以古鉴今。 讨论主题如下: 请同学们分别就以下5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1)试述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2)试述法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3)试比较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异同? (4)试论儒家对当代中国法治的影响法家以法治国思想的现代价值朱军功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汪大亮??法家的法律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的起源与变法论; 2.“以法治国”论; 3,法的纲要----赏与刑; 4.“势治”论; 5.“术治”论; 6,文化专制论吴玉梅法家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1、法治的内容和实质: --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对立 (1)法治是针对礼治所维护的宗法制而提出的。 A、二者在维护等级制方面是一致。 B、二者在对待宗法制的态度上不同:礼是代表贵族利益的制度,法治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礼治主张分封世袭制,法治主张中央集权制。 C、法治的提出,旨在用地主的新 法代替贵族的旧礼,是两种制度的对立。 (2)法治是针对礼治的重视德治、教化而提出的。 A、儒家主张以德服人,法家主张以力服人,法治是最可行有效的方法。 B、二者的分歧表现了务德于务法两种统治方法上的对立。 (3)法治又是针对礼治强调人治而提出的。 A、儒家把治理国家的希望放在圣贤及个人道德才能上,法家则认为治国的关键是法有了好的法令,一般能力的中主或才能低下的庸主也能整理好国家。 B、二者的分歧在于对发挥君主的作用的看法,表现为重视君智还是君法的对立。 2、法家法治的理论根据: 法家以人性论和进化观作为法治的理论基础。 (1)好利恶害的人性论。 (2)发展进化的历史观。 A、商鞅把人类社会分成四个阶段:上世、中世、下世和今世。 --不法古,不修今,必须当时而立法。 B、韩非:上古、中古、近古、当今 3、法家推行法治的方法 (1)立法原则 循天道 因民情 随时变 量可能 务明易 (2)执法主张 明法 --要求立法明确和万民遵守。 任法 --要求远贤智,弃私议、有法必依、执法以信。 壹法 --统一立法权,统一法令内容,统一人们思想。 从法 --要求是法令具有绝对权威,任何人都要按法令要求办事。 A君臣共守 B刑无等级 (3)运用赏罚 信赏必罚; 厚赏重罚; 赏功罚罪、赏勇罚怯、赏富刑贫; 赏誉同轨,非诛俱行; --思想观念、社会舆论要与法律赏罚相一致。 少赏多罚和轻罪重刑。 (4)法、术、势相结合 法指法令 势指权势、权力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