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类 放射性物质的
第七类 放射性物质
1、两起放射性物品泄漏引起的污染事故
[案情介绍] 案例一 1976年,有一辆专运放射性物质的列车出轨颠覆,剧烈的冲撞导致存放放射性物质的包装容器破损,内储物质撒漏。当抢险救援队伍赶到时,发现周围环境巳受严重污染。为此有关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排除污染。不幸中之大幸的是事故发生在人迹稀少的地区,由于及时得到控制,才没有造成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案例二 1983年3月,在某铁路局管辖的一个站点的行李房内发生了更为严重的放射性物品污染事故。当时工人在搬运一件内储放射性同位素碘—131物品的过程中,不小心将物品摔在地上。盛放该物品的铅罐盖固定密封不良,造成内储的小包装物品撒出,在忙乱之中其中一件又被人踩破,造成放射源直接外露。为了消除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有关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火车站的整个行李房封闭了三个月左右。直到经仪器测定辐射污染的程度已降低到对人体不再构成危害时,行李房才重新启用。
[事故原因分析] 尽管对于放射性物品的包装容器要求是相当严格的,标准也相当高,但在运输过程中是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的。本文两案例都是运输与装卸过程中包装容器破损,造成内容物泄漏而引起的放射性危害事故。
[案例评议] 放射性物品能自发和连续地放射出某种类型的物质,这种辐射对人和其它生物能造成伤害,但却不能被人体的任何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觉察到。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了某种粒子就转变为新核,这种现象称之为衰变。衰变是自发地,连续不断地进行的,一直衰变到原子处于稳定状态,放射性辐射才会停止。然而,由于放射性元素原子的衰变并不是所有原
子同时发生,而是每个时刻只有占原子总数一定比例的原子在衰变,因此整体的衰变过程比较长久,这个物质也就具有较持久的放射性辐射能力。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所造成的破坏力,比起其它危险物品来,其持续危害性十分明显。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已过去十余年了,但经仪器测定,当地的核辐射污染仍然处于令人不安的状态。
正因为放射性物品具特殊危险性,所以对这类物品的包装要求特别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要求也特别严格。
2、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
[案情介绍] 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时,前苏联乌克兰首府基辅市北郊130公里处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发电机组的反应堆失控并发生爆炸。2000℃的高温和高达每小时一万伦琴的放射量吞噬了现场的一切。在风力影响下,放射性泄漏造成的危害向北欧地区扩展。
国际原子能机构称,这是迄今世界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核事故。50年内,核电站周围的千万顷沃土将一片荒芜,几十万居民被迫撤离。前苏联政府估算,当年粮食产量将减少2000万吨,经济损失达160亿卢布。然而核泄漏造成最大的危害是对人体的伤害。乌克兰有300万人生活在受核辐射污染的地区。与乌克兰毗邻的白俄罗斯共和国有200万人生活在受放射性物质影响的地区。1996年6月,乌克兰共和国政府宣布,参与清理工作的人员中已有1.25万人死于核辐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称,要消除核事故造成的污染,至少要100年。
[事故原因分析] 设备陈旧,核反应堆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安全措施。由于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引发事故。
[案例评议] 选用这个案例只是想告诉大家,一旦发生核泄漏将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广岛和长崎曾遭受原子弹的袭击。半个世纪过去后,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出现在第二代、第三代儿孙们身上。至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因核辐射而受的伤害,更是一个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的问题。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即切尔诺贝利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1986年4月26日,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剂量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400倍以上。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主要损失
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台译:车诺比,港译:切尔诺贝尔,乌克兰文:Чорнобиль,俄文:Чернобыль,英文:Chernobyl)核能发电厂(原本以列宁的名字来命名)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前苏联的西部地区、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为严重,由于风向的关系,据估计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此事故引起大众对于苏联的核电厂安全性的关注,事故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苏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公开招聘22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兽医毒理学完整版本.doc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 55032-2022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基孔肯雅热防控科普讲座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