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首件工程涵洞施工总结
一、首件工程概况
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我合同段内的涵洞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我标段选定了AKO+530箱涵我标段涵洞的首件开工工程。该箱涵,为1-4.0m×4.0m钢筋混凝土箱涵,位于AK0+530处,与主线夹角为90°。地基允许承载力不得低于200KPa。涵长55.21m。涵顶填土高度为2.01m,涵台基础为C20素砼,箱身为C40钢筋砼,八字翼墙为C20片石砼,洞口铺砌为C20片石砼,涵洞两侧向后向上1:1.5至涵顶平面分层填筑透水性粒料。
二、参加首件工程的主要施工人员
姓 名 职 务 职 责 安朝蓬 技术负责人 负责施工方案的设计及交底,现场施工组织 周海彬 质检工程师 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 边家权 试验负责人 负责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 项志全 现场技术员 负责现场测量、技术、质量控制 谢文杰 专职安全员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 桂 华 测量负责人 负责整个施工中测量控制 三、主要投入的机械设备
名称 型号 数量 名称 型号 数量 砼拌和站 HZS75 1台 装载机 W500K 2台 砼罐车 9M3 3台 吊车 QY25D 1台 交流弧焊机 BX1-500 2台 发电机 300KW 1台 四、涵洞基础及下构施工流程及工艺
1、涵洞基础施工
首件工程报批→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基底承载力检测→基础施工→墙身施工。
此项工程于2014年1月15日报批,于2014年1月18日开始施工,首先放样,确定基坑开挖位置,并用石灰粉末表示开挖线,然后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经过动力触探试验,基底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在施工基础前先进行放样,按照设计尺寸进行模板安装,并加固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浇注好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在基础浇注至顶。
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墙身放样,墙身四角定点挂线进行模板安装,安装时需要考虑墙身沉降缝与基础对应。本项工程采取的主要施工方法为:模板采用定型厚4mm净面钢模,按设计的墙身尺寸现场拼装,按基础沉降缝位置分段立模浇筑,每浇完一段墙身,进行下节墙身循环浇筑混凝土。砼采用集中拌合,罐车运输,采用吊机配合料斗入模浇筑。从整个施工过程来看,该首件工程过程受控,施工工序顺畅。
我标段于2014年2月25日15时开始首段涵洞墙身施工,施工浇筑时常4小时,中间无任何外在因素干扰,一切顺利;2014年3月7日进行模版拆除,发现部分砼施工质量外观通病,现将通病现象、原因分析及相应预防措施统计如下:
㈠、掉角
现象:砼局部掉块,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原因分析: 1、模板拆模过早,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致使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过早拆除承重模板。
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棱角被碰掉。
预防措施:
1、模板在浇筑砼前充分湿润,砼浇筑后认真浇水养护。
2、拆除钢筋砼结构承重模板时,砼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和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
3、拆模时用力不能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易被撞击的砼阳角,拆模后加以保护。
4、砼浇筑完毕,做好保温覆盖工作。
㈡、蜂窝
现象: 局部砼砂浆、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原因分析:
1、砼配合比不准确,砂石、水泥材料计量不准确,或用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卵石多。
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注砼,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因漏振造成蜂窝。
5、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形成蜂窝。
预防措施:
1、砼配料时严格按配合比计量,经常检查计量系统和自控制系统。
2、砼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最短搅拌时间符合规定。
3、砼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则采取串筒、如超过4m则采取溜槽等措施。
4、砼分层振捣。浇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5、振捣砼拌和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砼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cm。
6、砼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振捣时间。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
7、浇注砼时,经常检查模板、支撑、接缝等情况。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处理。
㈢、麻面
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漏。
原因分析: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后,出现麻面。
2、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与模板粘结,引起麻面。
3、模板接缝不严实,浇筑砼时缝隙漏浆,出现麻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会体育学复习资料与题库.pdf VIP
-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南专家讲座.pptx VIP
- 最新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体系设计部和业务部内审检查记录(带记录).pdf VIP
-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劳动》全册教学课件.pptx
-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式教程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陈承欢单元1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综述.ppt VIP
- 2025年秋季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VIP
- 商业运营管理培训.pptx VIP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与成品放行指南2025年培训PPT.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