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论,累了多累!
评职称,怎一个累字了得!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开始了。山东青岛今年要求严查违规违纪行为——参评人员作假三年内禁评,抄袭论文从重处理。
为了评职称,有人四处拉关系托人情,有人憋着不评,却无法得到公平待遇。近日,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医生、学者等入列最受职称评审之“累”的职业。学历、外语、计算机、论文……“职称壁垒”如何一个个突破?
老师评职称拉学生“赞助”
小q(文员)
在提交申报副教授职称材料后的第7天,“海龟”涂博士从浙大综合楼顶楼纵身一跃,留下了尚无工作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3岁小儿,留下了厚厚6页遗书和一句“国内学术圈残酷、无信、无情”,也留下了一地的惊叹号。这位一直是同龄人中佼佼者、被作为浙大“1311计划”引进的涂博士,之所以走上绝路,固然有其心理脆弱的因素,评选职称中的黑幕却是直接导火索。
这当然是十分极端的事例,身边怀才不遇的实例却俯拾皆是。我十分尊敬的一位师长,人品众口皆碑,发表文章无数,早已是作协会员,却因为自知英语考不出,早已放弃了对中级以上职称的追求,做好以初级职称、“助理”级别干到退休的准备了。即使有些前辈侥幸跨过英语、计算机的门槛,也因为岗位冷僻、名气不响、职位不高、关系不硬等种种原因评不上较高职称,让人惋惜。
【中国论文榜】——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评职称有很多讲究,论文和荣誉证书也是其中之一。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抱怨,他所在的学校中,有些能力平平的人能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速成为本科毕业生,或者只要交钱,就能评上一些不太权威却硬碰硬是“国家级”的奖项。最夸张的是,还能靠着打好招呼的便利,用假证蒙混过关,评上副高、高级职称。
发表论文,更是水分极大。前不久,为了帮家人混个在职研究生的文凭,四处托人,终于花了1500元在某核心期刊上露了个脸。原本一直以为,以我们这种半吊子水平,发论文很困难。没想到,即将研三毕业的实习生却用一番话,全面推翻我的井底之见——
一来,花钱买版面根本无需介绍,只要在网上海投一圈,坐等杂志编辑主动联系即可。至于价钱,也有行规,一般一个页码3000-4000字,“全国统一零售价”1000元。
其次,再牛的人,几乎也没有不花钱的。比如他的老师接到某杂志编辑的电话,对方先大度地说:“你是老师,我们就不收钱了”,这位老师还没来得及窃喜,对方又跟上一句:“不过希望你包销100本全年杂志。”于是,几天之后,老师便握着一沓收据走进课堂,冠冕堂皇地对大家说:“同学们,学这门课一定要博览群书,了解最新研究动向。我推荐大家一定要看看这本杂志!”学生们岂能不明白其中奥妙,只能乖乖掏钱。于是乎,老师首战告捷,顺利完成一半任务,接下来只要再到其他班级里如法炮制即可。
如此说来,这位老师将来倘若在职称上更上一层楼,其中还有学生们倾情赞助的贡献呢。
逼出来的高级教师
李新(语文老师)
我本来想,自己这辈子和“高级教师”无缘了,那就顺其自然吧。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消极想法,不是我的业务能力不强,也不是论文写不出,就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很难的计算机,我也勉强通过。主要是英语成了我最大的坎。
我英语的底子差,小学、初中、高中,都没有正儿八经地学过英语。上大学期间学了两年英语,从此就和此拜拜了。参加工作后就再也没摸过,就原来那点底子,也早忘得一干二净了。现在职称评定规定考英语,我如何能通过?
我试着考了两次,结果两次都只考了三四十分。关心我的领导说:“你先把材料报上去,看能不能破格。”结果材料准备好了,人家上面根本不收。一纸规定,似乎永远把我挡在“高级教师”门外了。
我曾经不服,在报刊上撰文说,职称最主要是对一个人业务能力的肯定,一个人英语不好,就能证明他的业务能力差吗?这是哪一家的王法?再说,有些人英语水平比较高(对非英语老师而言),就一定能证明他的业务能力强吗?牢骚归牢骚,但不服不行,那冷冰冰的规定,就如同铜墙铁壁,谁也撼动不了它。
于是,每年到了该申报高级职称的“季节”,看着一个个比我年轻的同事把材料报上去,而且他们一般都顺利通过了,我只能像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说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可不行啊,媒体发表我文章的时候,多次称我是“高级教师”,引起很多人误解。我忙找媒体,解释说我不是高级教师。他们很惊讶:像你这样的老师,会不是高级教师?解释也没用,下次发表我文章的时候,他们仍然我行我素,把“高级教师”直接给我封上去。我想,那就甭解释了,弄个货真价实的“高级教师”,向读者交代吧。
于是我决定:学英语!
我报了一个班,利用晚上和双休日的时间去学英语。在格致中学的大礼堂里,我和许多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行业的人成为同学。我们刻苦地背着一个个单词,做着一套套模拟试卷。经历了多少苦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