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丁香叶探究现状及展望
丁香叶探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王录娜 李永吉 管庆霞 王锐
【摘要】 随着对丁香叶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对中药丁香叶多方面的认识和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对丁香叶的植物学及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理、毒理学研究、剂型研究及临床应用、指纹图谱研究加以综述,为开发利用这一天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丁香叶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剂型研究 指纹图谱 综述
丁香叶系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朝鲜丁香Syringa diatata Nakai或洋丁香Syringa vulgaris L.的干燥叶。丁香叶的药用价值早为民间所认知,其煎剂用于治疗暴火眼和痢疾。现代对丁香叶已经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就其植物学及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理、毒理学研究、剂型研究及临床应用、指纹图谱研究作一概述,为研究丁香叶及其制剂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1 植物学及生药学研究
1.1 植物资源分布 木犀科丁香属植物主要分布区在中国、朝鲜、日本以及欧洲东南部。中国是丁香属的自然分布中心,主要分布区在中国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1]。
1.2 原植物形态 紫丁香、朝鲜丁香、洋丁香均为灌木,叶宽卵形、卵形、披针形,花白色至紫红色,圆锥花序。重要区别在于紫丁香叶一般宽略大于长;朝鲜丁香叶长略大于宽;洋丁香叶片较大[2]。
1.3 采收期及采收部位研究 由于中药材的质量与不同生长季节密切相关,王艳宏等[3]采用RP-HPLC测定不同生长季节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得出9、10月是紫丁香叶采收的最佳时期,此时不仅有效成分高,而且不会影响紫丁香叶资源的长期利用。赵海鹏等[4]的研究也表明不同生长发育期和不同空间的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含量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
1.4 显微特征[2]紫丁香叶、朝鲜丁香叶、洋丁香叶的横切面显微特征显示出其种间差异,表现在表皮细胞角质层厚度、维管束、腺鳞、气孔等的存在与否。气孔、腺鳞、双腺鳞、导管是其粉末的显微特性。
1.5 理化鉴别[2]
1.5.1 颜色反应 取紫丁香、洋丁香和朝鲜丁香叶粉末的供试品溶液:①加l%三氯化铁乙醇液呈绿色;②加2%钼酸铵试液显黄色;③加新配置的重氮化试液呈深红色。
1.5.2 薄层鉴别 紫丁香、洋丁香和朝鲜丁香叶薄层结果基本一致,抑菌活性成分丁香苦苷A、酪醇与3,4-二羟基苯乙醇等对照品均可被检出并分离较好。
2 化学成分
紫丁香叶的活性物质基础主要为酪醇、3,4-二羟基苯乙醇、对羟基肉桂酸和3,4-二羟基苯甲酸、丁香苦苷等[5]成分。卢丹等[6]从紫丁香叶中提取、分离并鉴定出黄柏内酯(obaculactone)、芒柄花素(formonometin)、丁香酯素(syrinaresiol)、呋喃甲酸(2-furancarboxylic acid,)、D-甘露醇(D-mannitol)和丁二酸(succinic acid) 6个单体化合物。魏征骥等[7]从紫丁香叶中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羽扇豆烷三萜类化合物lup-20(29)-en-3-one,正二十九烷和4,19-二甲基-12,13-二羟基二十二烷。紫丁香叶挥发油成分的研究亦有报道[8]。
有文献[9]表明洋丁香叶中已分离出酪醇、3,4-二羟基苯乙醇、齐墩果酸、熊果酸、山楂酸、阿魏酸、咖啡酸和桂皮酸等有机酸类成分和紫丁香苷元、丁香苦苷、橄榄苦苷、洋丁香酚苷等25种环烯醚萜苷元和苷类成分以及jamindine和jaminine两种生物碱成分。
据报道[10],朝鲜丁香叶以水提取浓缩,上HPD500大孔树脂吸附柱,分别用水、30%乙醇、50%乙醇洗脱,收集30%、50%乙醇洗脱液,醋酸乙酯萃取上硅胶柱分离。从中分离得到酪醇、3-甲基-4-羟基苯丙酸、3,4-二羟基苯乙醇、3,4-二羟基苯甲酸、丁香苦苷A、甘露醇等成分。其中以丁香苦苷A含量最高,其相对含量占50%乙醇洗脱部分的1/3以上[11]。另外,木犀科丁香叶中黄酮类化合物[12]、多糖成分[13]等化学成分的研究也有相应的报道。
3 含量测定
丁香叶中成分复杂,现对近几年对其含量测定研究的新进展加以介绍。
3.1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HPLC法为测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常用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分离效率高等特点。付起凤等[14]用HPLC测定广炎灵粉针中丁香苦苷A的含量。结果显示此方法点样量在0.50~3.0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1%。张淑蓉等[15]用Symmetry C18柱测定了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3.2 气相色谱法 钦浩等[16]利用溶剂提取的方法对木犀科丁香叶中的丁香酚进行提取,并采用气相色谱对丁香酚进行含量测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