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影响.docVIP

中药联合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联合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影响

中药联合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影响   作者:成晓燕,杨诗杰,吴进军,项岚,孙丽,王娜,蔡定彬,苏汝好 【摘要】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 的影响。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并采集相关信息和Meta分析。结果2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0个联合治疗方案、1 921名患者纳入研究,苦参素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为3个月,6个月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RR1.71,1.83;95%可信区间CI(0.82,3.56),(0.92,3.65),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其他联合方案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就现有的研究来看,还不能得出中药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血清HBsAg转阴率优于单用α干扰素的结论。 【关键词】 苦参素 中药 α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 Meta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combined with α-interferon on HBsAg chronic hepatits B patients. MethodsSearch strategy was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 related information of the literatures met inclusion criteria was gathered. Results20 trial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10 sorts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10 sorts of treatment prescription,1921 patients were included.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identified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According to existing literatures,we could not reach a conclusion tha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combined with αinterferon on serumHBsAg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ere surpass over that of αinterferon alone.   Key words:Kushenin;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αinterferon; SeroHBsAg; Chronic Hepatitis B; Metaanalysis   慢性乙型肝炎(CHB)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2]。抑制病毒复制是治疗CHB的长期目标, 而血清HBsAg转阴是抗病毒治疗的最终目标[3]。干扰素是WHO推荐的两个抗病毒药物之一,但其治疗后血清HBsAg转阴率仅为3%~10%,且副作用大[3~5]。研究表明中西药结合治疗能克服单用α干扰素治疗的缺点,提高其疗效、降低其毒副反应,但都是个案报道,样本量小,可信度低。本文系统评价α干扰素联合中药对CHB患者血清HBsAg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联合α干扰素治疗CHB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或临床对照研究(CCTS),包括采用随机数字表、计算机随机排列、抛硬币法、抽签法等方法分组,无论是否采用盲法,出版状态发表与否和语种不限。   1.2 纳入标准   1.2.1 观察对象按照研究方案[6]   并根据实际情况略加调整。患者病程在半年以上并获得知情同意书。观察前1月内未使用针对上述病症的中西药物。   1.2.2 干预措施   对照组使用α干扰素,联合组使用中药联合α干扰素;排除干预治疗的同时使用降酶、抗病毒、提高免疫等治疗的研究,排除对照组使用空白、安慰剂的研究;两组同时进行相同非特异保肝治疗者纳入。疗程3月以上。 中药界定为具有国药准字号的或省制剂批准文号的品种[6]。排除中草药或所谓辨证加减的干预中药治疗。   1.2.3 结果评价指标 血清HBsAg转阴率。   1.3 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急性感染和其它类型的病毒合并感染的患者;重症、肝腹水、肝硬化、肝癌患者;酗酒、精神病患者、妊娠和准备妊娠的妇女、孕妇;合并心脑血管、呼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