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方式分析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方式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10/2005-02收治的39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根据患眼的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和垂直斜度大小选择下斜肌后徙、下斜肌切断并部分切除、下斜肌前转位、或联合对侧眼上直肌、下直肌手术。结果:治愈28例(72%),好转10例(26%),无效1例(2%)。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方式按减弱直接拮抗肌和配偶肌,加强麻痹肌和间接拮抗肌的原则进行,根据患者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大小选择不同术式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上斜肌麻痹 先天性 手术 眼外肌 斜视
0引言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麻痹性斜视中最常见的类型,单眼多见,多以代偿头位首诊。在幼年时期若不及时治疗,将会诱发颜面、颈部、上胸部和脊柱的畸形。现将我院2004-10/2005-02收治的39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治疗病例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常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04-10/2005-02收治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39例,其中男23例,女16例。就诊年龄3~18(平均6.7)岁;单眼发病36例,双眼发病3例;单纯上斜视9例,有代偿头位者35例,合并继发性外斜视24例,内斜视6例。
1.2方法 常规检查视力,10g/L阿托品眼液充分麻痹睫状肌后检影验光,矫正屈光不正,采用三棱镜+交替遮盖和同视机检查33cm和5m时的斜视度。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诊断标准按von Noorden[1]标准。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按Parks[2]的分级方法。术前垂直斜度10~80Δ,中位数20Δ。所有选择病例下斜肌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亢进,Bielschowsky征阳性。34例患者有典型代偿头位。根据患者垂直斜视度和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分成4组:A组垂直斜视度5Δ以下、下斜肌功能无明显亢进者,不必手术,本组病例未选择;B组垂直斜视度5~15Δ、下斜肌功能亢进+1~+2者,共11例行患眼下斜肌后徙或下斜肌切断并部分切除术;C组垂直斜视度15~25Δ,下斜肌功能亢进+2~+3者,共17例,行患眼下斜肌前转位术;D组垂直斜视度≥25Δ者,下斜肌功能亢进+3~+4者,共11例,行患眼下斜肌切断并部分切除,同时行对侧眼上直肌缩短术或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合并水平性斜视同时给予矫正。采用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组制定的斜视疗效评价标准,按治愈、好转、无效进行评价[3]。治愈:第一眼位垂直斜度≤5Δ,代偿头位消失,Bielschowsky征(-);好转:第一眼位垂直斜度>5Δ,代偿头位明显好转,Bielschowsky征(-);无效:第一眼位垂直斜度>10Δ,代偿头位无好转,Bielschowsky征(+)。
2结果
39例患者术后随访1~10mo,其中:A组:不必手术,给予配戴三棱镜镜片或是观察;B组:手术,治愈9例,好转2例,无效0例;C组:手术,治愈11例,好转6例,无效0例;D组:手术,治愈8例,好转2例,无效1例。其中5例患者行患眼下斜肌切断并部分切除,同时行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2例治愈,2例好转,1例患者术前垂直斜视80Δ,术后残留35Δ垂直斜视度,无效;本组6例患者选用患眼下斜肌部分切除,同时行对侧眼上直肌缩短术均获得矫正。34例患者代偿头位明显改善或消失。
3讨论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先天性麻痹性斜视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病率约占垂直斜视的50%。临床分先天性、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占39.5%,外伤性占37.3%,特发性占23.2%。其中单侧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约占70.6%,双侧约占29.4%[4]。代偿头位是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中最主要的体征,多数同时伴同侧下斜肌功能亢进,表现为患眼眼位高,头歪向健侧,或合并水平性斜视[5]。在幼年时期若不及时治疗,将会诱发颜面、颈部、上胸部和脊柱的畸形。
手术方式按减弱直接拮抗肌或配偶肌,加强麻痹肌或间接拮抗肌的原则进行。根据患眼的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角大小选择下斜肌后徙、下斜肌切断并部分切除、下斜肌前转位、或联合对侧眼上直肌、下直肌手术。张文韬等[6]认为下斜肌切除术效果可与后徙术媲美。龚淑贤等[7]认为对于垂直斜度在15~20Δ的患者,下斜肌前转位术优于下斜肌后徙和断腱术。孟祥成[8]认为下斜肌功能过强内转时上斜度程度在5~8Δ以下时可做下斜肌切断,10Δ以上时则须做部分切除或不同程度后徙术或转位术[9,10]。本组患者垂直斜视度5~15Δ行下斜肌后徙或下斜肌切除术,垂直斜视度15~25Δ行下斜肌前转位术,手术均获得成功。
对于上斜肌麻痹患者中垂直斜视度较大者,杨景存[11]认为以健眼注视者应减弱其对抗肌,即麻痹眼的下斜肌;以患眼注视者减弱其配偶肌,即健眼下直肌;在加强上转肌与减弱下转肌效果相同时,最好不做减弱下转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区块链与智能合约理解区块链与智能合约的关系和作用 .pdf VIP
-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pt VIP
- 2025年四川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模拟卷(题型).docx VIP
- 林业发展“十五五”和中长期规划基本思路(全国).docx
- 《非甾体抗炎药物》课件.ppt VIP
- DB43_T 2017-2021 甜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教科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四).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模拟卷(题型).docx VIP
- 广东省2025年中考英语试题及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