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骨形态发生蛋白5成熟肽基因突变探究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骨形态发生蛋白5成熟肽基因突变探究
【摘要】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5(BMP5)成熟肽基因突变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的关系。 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的散发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35例,用Trizol提取外周血白细胞总RNA,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分析 (RTPCRSSCP)技术进行BMP5成熟肽基因的突变分析,对异常电泳条带的RT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明确突变位点和方式。结果:从35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中检测到1种错义突变:第 213位点发生TTTT→ACAC突变,编码氨基酸改变为苯丙氨酸→组氨酸。 结论:检测到的BMP5成熟肽基因突变可能为致病突变,其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 研究 。 论文代写
【关键词】 先天性小耳畸形;骨形态发生蛋白5成熟肽基因;突变 毕业论文
本论文由中国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先天性小耳畸形(microtia)也称小耳畸形综合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外耳形态改变,外耳的基本结构消失或部分消失,仅有残余耳软骨及部分耳垂,甚至没有上述结构,而且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和颌面部畸形等症状,小耳畸形以单侧较多见。先天性小耳畸形在我国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病率约为1/7000 ,在头面部先天畸形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先天性唇腭裂畸形。先天性小耳畸形家族性病例少见,多以散发病例出现[12]。Kingsley等[34]曾先后发现小鼠小耳畸形的出现与骨形态发生蛋白5(BMP5)成熟肽基因突变密切相关。本研究 应用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RTPCRSSCP)、DNA测序实验方法检测BMP5成熟肽基因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中的突变情况,以探讨BMP5成熟肽基因突变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2003~2005年度东南大学附属中大 医院 整形外科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43例,男性33例,女性10例,年龄6~22岁。其中双侧耳畸形2例,伴有颅面短小者5例。所有患者均来自于江苏、安徽两省,皆为汉族人,无家族病史。 论文代写
1.2 仪器及试剂Eppendorf基因扩增仪、冷冻高速离心机(German),DYY8C型高压双稳电泳仪、DYCP31C型琼脂糖水平电泳槽、DYCZ28A型夹芯式垂直槽(北京六一仪器厂),ImageMaster VDS图像分析系统(USA)。Trizol试剂(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NA PCR Kit(AMV) Ver.3.0(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丙烯酰胺、亚甲双丙烯酰胺、TEMED、甲酰胺(南京生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论文代写
1.3 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
1.3.1 引物 依据GenBank中BMP5成熟肽基因序列(GI设计两对引物,由上海捷倍思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合成。引物 a:上游为5′CAAGGCG AGTGAGGTACTTC3′,下游为5′TTCATATGGGCGTT AAGTGG3′,扩增片断长度为270bp。引物 b:上游为5′CTATGTGAGCTTCCGGGATC3′,下游为5′GTGG CAGCCACATGAGCGTAC3′,扩增片断长度为289bp。
1.3.2 模板制备 取先天性小耳患者外周血1ml,用Trizol氯仿异丙醇法提取有核细胞中总RNA,25μl DEPC水溶解,-70℃保存作为RTPCR反应模板。
1.3.3 RTPCR反应 反应体积50μl。引物a反应组成分为:总RNA 2μl,MgCl2 1mmol·L-1,10×RTBuffer 1μl,Rnase Free H2O 275μl,dNTP 02mmol·L-1,Rnase Inhabitor 10U,AMV 025U,oligo dT 125pmol,5×PCRBuffer 10μl,灭菌蒸馏水 2775μl,Ex Taq 125U;上下游引物各 02pmol·μl-1。反应程序为:30℃ 10min,45℃ 30min,99℃ 5min,5℃ 5min,94℃预变性2min,然后按94℃ 30s、54℃ 30s和72℃ 1min共进行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引物b反应组成分为:总RNA 2μl,MgCl2 15mmol·L-1,10×RTBuffer 1μl,Rnase Free H2O 275μl,dNTP 02mmol·L-1,Rnase Inhabitor 10U,AMV 025U,oligo dT 125pmol,5×PCRBuffer 10μl,灭菌蒸馏水 2675μl,Ex Taq 125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