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汉语纲要-辽宁资源共享课
现 代 汉 语
主讲人 于全有
第一章 绪 论
1.1 现代汉语概述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一)定义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也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二)内涵
现代汉语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狭义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通常讲述的现代汉语,指的是普通话。
(三)形式
现代汉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风格的形式。口语是人们口头上使用的语言,比较简短、疏放,常有省略。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比较周密、严谨,结构比较复杂,比较讲究规范。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对口语的规范有促进作用。
书面语的产生为文学语言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文学语言是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书面语言。文学语言也有书面语和口语两种形式(后者如科学报告、答记者问、口头声明、朗诵、新闻广播、相声和说书等),对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
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方言
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基础方言
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共同语是在古代文言、近代白话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汉族在先秦时代就存在古代汉民族共同语。这种共同语春秋时代称“雅言”或“夏言”,汉代称“通语”,明清称“官话”,辛亥革命后“官话”改称“国语”,“统一国语”作为政令推行,确立了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在社会上的重要地位。中国科学院1955年召开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会后经各方研究,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蓍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中国大陆称普通话,在台湾省叫“国语”,在海外华人中称“华语”。
1.2现代汉语方言
现代汉民族还有不同的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等七大方言。
现代汉语主要方言区示意图
(一)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又称官话方言,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它分以下几个次方言: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等。
(二)吴方言
吴方言又称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2%.
(三)湘方言
湘方言又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2%。
(四)赣方言
赣方言又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3%。
(五)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6%。
(六)闽方言
闽方言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7%,它又分为五个次方言:(1)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2)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3)闽北方言,以建殴话为代表;(4)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5)莆仙方言,以莆田话为代表。
(七)粤方言
粤方言又称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
1.3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
1.音节中没有复辅音
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音节有声调
4.音节整洁
(二)语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2.汉语广泛用复合法构成新词
3.双音节词占优势
4.同音语素多
(三)语法方面
1.语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
2.语法结构基本一致
3.词类与句子成分不一一对应
4.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
1.4现代汉语的地位
(一)国内地位
国家通用语言,说汉语的人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它不仅是汉民族的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也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共同交际用语。
(二)国际地位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对外国语言的影响;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世界性汉语热。
1.5 现代汉语规范化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目 录
总则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管理和监督
第四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