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课-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人教版
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北魏 统一:439 东魏 (北周) 魏 蜀 吴 西晋 短暂 统一 十六国 东晋 建立:386 西魏 (北齐) 宋 齐 梁 陈 西汉 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所谓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 汉光武帝刘秀 “光武中兴”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经济及民生凋敝,中央力量日益削弱。黄巾起义,地方豪强势力迅速坐大,拥兵自重,混战不断。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黄巾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各地豪强地主、官吏趁机扩大军事力量,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军阀割据势力。 隆中对 赤 壁 之 战 时 间 交战双方 结 果 战争特点 影 响 曹操和孙刘联军 曹操失败 公元208年 经 过 以少胜多 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 220年,曹丕自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汉。 222年,孙权称王, 国号吴,定都建业。 观点一:三国鼎立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毫无积极意义,是一种历史的退步。 观点二: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有积极意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 探究讨论 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 东汉疆域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三国鼎立形势 东 汉 从统一和分裂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倒退; 从大规模的分裂和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倒退,因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家分裂会加剧地方矛盾,不利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历史进步,局部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北 魏 孝 文 帝 改 革 内容: 作用: (1)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促进了北魏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为隋唐的重新统一准备了条件. 迁都洛阳;说汉话,用汉字,穿汉服,与汉人同婚,采用汉族制度 背景: 1、北魏建立,并于5世纪统一了黄河流域 2、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图中汉服、胡服有什么区别?在生活中哪一种比较方便? 既然胡服比较方便,孝文帝为什么改穿汉服? 汉族人民为什么又要接受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品? 鲜卑族姓氏和服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汉服宽袍大袖,样式美观大方,但行动不便;胡服窄衣小袖,更加方便。 当时的统治者向往汉族的生活方式。 使用方便,有益于身体健康 北方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上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 乱--分裂 治--统一 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是在治、乱两个极点中呈波浪式前进,治为主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温岭市学大培训学校中考数学专题复习-7三角形(无答案).doc
- 浙江省温岭市睿达实验学校高一英语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浙江省温岭市学大培训学校中考数学专题复习-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无答案).doc
- 浙江省温岭市学大培训学校中考数学专题复习-8二元一次方程组(无答案).doc
- 浙江省温州市仙岩二中八年级英语10月学情监测试题(无答案)-人教新目标版.doc
- 浙江省温州市六校九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 浙江省温州市六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 浙江省温州市六校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课-丝绸之路和大运河课件-人教版.ppt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课-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课件-人教版.PPT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课-第一课时课件-人教版.ppt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课-新的大一统课件-人教版.ppt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课件3-人教版.ppt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课-领主的庄园和市民的城市课件-人教版.ppt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情系祖国课件-粤教版.ppt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课件1-人教版.ppt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课-盛唐气象课件-人教版.ppt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6.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浙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