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姜制药物作用探究
姜制药物作用探究
[摘要] 分析 历代姜制药物作用,举例说明 现代 姜制药物,并从中得出结论,姜制法与其他各种炮制法比较,形成的时间较晚,姜制药物的作用在现今归纳的几点基础上还必须对“入脾姜制”加以 研究 ,姜制药物的范围应加以拓展。
[关键词]姜制药物;炮制作用
姜制药物即用生姜或姜汁炮制中药的一种 方法 ,是传统炮制方法的一部分。最早记载用姜制药物的是南北朝南齐时期的《刘涓子鬼遗方》对半夏的炮制:“汤洗七遍,生姜浸一宿,熬过。”与其他各种炮制法比较,形成时间较晚,已是公元500年左右的时候。2005年版《 中国 药典》一部收载姜制的中药有7种,即竹茹、厚朴、黄连、草果仁、半夏、天南星、白附子。姜制药物的作用,现今《中药炮制学》教科书中都这样阐述:“生姜味辛、性温。升腾发散而走表,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窍、解毒。药物经姜炮制后能抑制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
1历代姜制药物作用举例分析
梁代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半夏、有毒、用之必须生姜,此是取其畏,以相制耳。”此法引用了《神农本草经》中关于药物配伍关系中“相畏、相杀”的 理论 ,至今仍是炮制半夏及同科药物天南星、白附子的一种方法,说明姜制药物具有降低毒性的作用。 毕业论文
宋代寇宗爽著《重刊本草衍义》:“厚朴,不以姜制,则棘人喉舌。”今研究发现厚朴经姜制后,不但能消除生品对咽喉的刺激性,而且能提高其有效成分的溶出量,说明姜制有消除药物副作用,增强疗效的作用。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杨士瀛曰:姜助阳,茶助阴……且一寒一热,调平阴阳。”说明姜制能抑制寒性,所以《圣济总录》用姜制腊茶。
《本草纲目》对姜制黄连的解释是“姜制不独为之引导,盖辛热能制其苦寒。”这正符合了 时代 李延著《医学入门》:“入脾姜制”和清代张仲岩著《修事指南》:“姜制温散”的论点。
《本草经疏》:“鳢肠性冷,阴寒之质,虽善凉血,不益脾胃……孙真人方用姜汁合剂,盖防其冷而不利于肠胃故也。不用姜汁修事,服之者必腹痛作泄,宜详审之。”这也符合了“姜制温散”的论点,并有护脾益胃之功。
《本草思辨录》:“橘皮温而苦,能利水谷,为脾肺之散药泄药;生姜辛而微温为肺胃之散药升药。二物有相须之益,故常并用。”这也符合了明代陈嘉漠著《本草蒙荃》:“姜制发散”的论点,“发”即升发之意。所以《类编朱氏集验医方》有姜制薄橘红、《本草备要》有姜制陈皮的引用。
明代张景岳著《本草正》:“(附子)惟姜汁一制颇通第,其以辛助辛,似欠和平,若果直中阴寒等证,欲用其热,此法为良,至若常用,而欲得其补性者,不必用此。”这也说明姜制应随证随方宜之。
冉雪峰著《大同药物学》:“干姜以味之辛胜,草果以气之臭胜,一以守为走,一以走为守。古人建中、理中、温中均用干姜,不闻用草果。盖气虚可用干姜,气虚不可用草果,所以然者,草果臭恶,中分剂即吐,除邪较易,伤正亦较易,中气素虚,及久病中气败坏而误用之,必有虚虚除中之危殆。”《幼幼集成》用姜制草果仁,不但能消除草果的副作用,使其祛邪而不伤正,同时减小其不良气味。
2现代姜制药物举例
以草果为例说明现代姜制药物。
2.1草果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tsao-koCrevostetLemaire的干燥成熟果实。
2.2炮制方法
2.2.1草果仁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武火加热,炒至焦黄色鼓起,取出稍凉,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2.2.2姜草果取净草果仁,加姜汁拌匀,稍闷,待姜汁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用时捣碎。每100kg炒果仁,用生姜10kg。
2.3炮制作用
草果仁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具有燥湿散寒的功能。常用于疟疾、瘟疫初起。 论文代写
姜炙后燥烈之性有所缓和,温胃止呕之力增强。多用于寒湿阻滞脾胃,脘腹胀满疼痛,呕吐。
2.4炮制研究
草果中含挥发油,还含锌、铜、铁、镍、锰、钴等微量元素。
炮制后水煎液中铅元素含量有所下降,炒草果比姜草果更明显。锌、铜、镍等元素的含量均增加,其中,以姜草果最高,炒草果次之。
草果中α-蒎烯,β-蒎烯有镇咳祛痰作用,1,8-桉油素有解热、镇痛、平喘等作用。生草果、炒草果、姜草果均可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回肠运动抑制和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生、炒草果表现为紧张性下降,振幅逐渐加大,但未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姜草果在给药后出现瞬时的紧张性加强,随后减弱,振幅加大,说明其中以姜草果的作用较佳。生草果、炒草果、姜草果均可显著减少由醋酸腹腔注射引起的小鼠扭曲次数,且以姜草果效果最佳,说明草果姜制后可使药理作用增强。
3通过古代对姜制药物的 应用 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