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微波及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分析.doc

微波及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波及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分析

微波及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分析  【摘要】 探讨微波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突聋)的疗效。 方法 60例突聋病人按门诊挂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均应用三磷酸腺苷、辅酶A及丹参分别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静脉滴入,而后进入高压氧舱内,用空气将舱内压力加至0.22MPa(绝对压),在舱内用面罩吸纯氧60min后,再减压出舱,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 在共同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微波照射治疗,输出功率为8W,每次照射15min,同样10次治疗为1个疗程。经治疗2个疗程后作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86.67%,优于对照组的66.33%。 结论 微波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突聋优于高压氧综合治疗,未发现副作用。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高压氧 微波 为探讨微波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我院设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07年1月~2008年5月来院就诊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将病人按就诊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3~82岁,中间年龄45岁;其中左耳聋17例,右耳聋12例,双耳聋1例;病程2~13天不等。治疗组 男12例,女18例;年龄16~76岁,中间年龄41岁;其中左耳聋16例,右耳聋14例;病程3~18天不等。 1.2 诊断标准 参照姜泗长、顾瑞、王正敏等主编的耳科学中所提到的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1996年制定的诊断依据[1]是:(1)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常为中或重度。(2)病因不明。(3)可伴耳鸣。(4)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除第五脑神经,无其他神经受损症状。 1.3 研究方法 两组病人按常规治疗应用三磷酸腺苷、辅酶A及丹参分别加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入,而后两组病人一起进入高压氧舱内,用高压空气将舱内压升至为0.22MPa,稳压时用面罩吸医用纯氧,吸氧总时间为60min,分2次,每次30min,中间吸氧休息,吸空气1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南京康友微波能应用研究所生产的YWY-2医用微波仪给患耳局部微波照射治疗,方法:将耳辐射器由外耳道轻轻插入对准内耳并固定,输出功率为8W,每次照射15min,每日1次,同样10次为1个疗程。两组病人在治疗2个疗程后作疗效评估。 1.4 疗效评定 1.4.1 疗效标准 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1996年制定的疗效分级:痊愈:250~4000Hz各频道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 1.4.2 统计学处理 采用卡方法对两组样本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86.67%,对照组的有效率63.33%。χ2=4.261,Plt;0.05, 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又称突聋,为患者原先听力正常,系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感音神经性聋,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1~2天内从轻度听力减退发展至严重的耳聋。每年的发病率为5/10万~20/10万,多为单耳患病,双耳同时患病者0.2%~2%。供应内耳的动脉主要来自基底动脉的前下动脉分出的迷路动脉(即内耳动脉),该动脉受星状神经节的交感神经纤维控制。基底动脉则来自椎动脉。椎-基底动脉是终末动脉,进入迷路后无侧支循环,内耳动脉在到达耳蜗及前庭器官之前都有一段极度扭曲,或螺旋状的行径。故当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系统有病变时或其他原因(可能与情绪波动、过度劳累、内分泌紊乱、过敏及气候环境的突然变化、病毒感染等)引起交感神经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而致内耳血流障碍、小动脉痉挛、血管内凝集及血栓形成使血流供应受阻从而导致内耳组织水肿、缺血、缺氧、代谢紊乱,终致听觉功能突然丧失。血液粘稠度是决定血液阻力的因素之一,是衡量血液变性的一项综合指标。正常人红细胞约占血细胞总体积的95%,是影响血黏度的最重要因素。引起血黏度升高的因素,也降低红细胞膜弹性和促进血小板附和聚集,这些变化之间又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血流阻力增加,微循环灌流量减少,耳蜗组织缺氧细胞变性,出现听力障碍[2]。病毒进入血管后可使血管内血细胞凝聚或形成血管内膜炎,不仅可黏附在细胞上使其凝集,而且可引起毛细血管内皮肿胀及一种高凝状态,其结果为小血管内血栓形成,由于内耳动脉为单一的末梢动脉,无侧支循环,由于这几种情况均可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导致细胞代谢障碍,从而引起耳聋。 微波电疗法是应用波长1m~1mm(频率300MHz~300GHz)的特高频率治疗疾病的方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