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180例随访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180例随访观察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180例随访观察  【关键词】心律失常;房颤;脑卒中 心房纤颤(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药物治疗包括控制心室率和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两种策略。控制心室率以改善患者症状为目的,不能改善房颤导致的心房功能丧失等病理生理变化,需要长期辅以抗凝治疗[1]。因此,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日益受到重视。近5年来我们对180例房颤患者行抗凝治疗并进行随访,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2年3月—2003年3月我院住院部及门诊就诊的房颤患者180例。入选标准:永久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在1个月以上;心功能Ⅰ~Ⅲ级(NYHA分级);高血压控制在lt;160/95mmHg(21/13kPa);无出血倾向(包括脏器的活动性出血),无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无慢性肝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时无合并肿瘤;未处于妊娠或哺乳期。180例中男87例,女93例。年龄36~74岁。其中高血压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45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26例,风湿性疾病37例,心绞痛1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5例,病毒性心肌炎11例,扩张型心肌病1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例,孤立性房颤10例。   1.2方法患者入选时详细登记其一般情况(年龄、体重、合并其他疾病、伴随用药、饮食习惯、住址、联系方式等),并告知用药的注意事项。服药方法与监测指标:每天下午16:00点服用华法林,用药第3天开始,华法林改为每日上午7:00—9:00固定时间服用,1次/d。起始剂量3mg/d,根据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每次加减量为0.5~1.0mg。开始服药后第3天测INR1次,以后隔3d再测,若INR持续稳定在2.0~3.0之间,1个月后改为每月测1次,1年后改为每2月测1次。若需调整剂量则均隔3d测INR1次,稳定后每个月1次。检测在早晨7:00—8:00空腹时进行。   观察时间为2003年3月—2008年3月。均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方式,根据服药方法与监测指标要求患者定期复查PT四项,并具体记录其中INR的数值;同时详细记录患者当时病情,包括患者是否生存,因为心脏病原因、脑卒中原因再入院以及心功能等相关情况。   1.3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180例患者随访最长为5年,最短为8个月,平均约为(3.00±0.6)年。共完成随访146例(随访率为81.1%),失访原因均因地址和电话变动。   2.1随访期间患者死亡情况总共死亡13例。因急性脑血管疾病死亡者7例,其中2例虽然长期服药,但因基础疾病较多而死亡;5例因为急性脑梗死而死亡,均未规律服用抗凝药物,且饮食不节制;2例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曾坚持服用抗凝药物3个月左右,后因出现大便潜血实验阳性后未再使用任何抗凝药物。   2.2随访期间患者用药的剂量调整情况19例华法林初始剂量即为维持量,多次复查INR均在治疗窗内;42例住院期间开始应用华法林,达标后使用维持量,其中30例复查INR均较前次结果明显减小而需重新调整剂量;42例同时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维持量为(2.50±0.08)mg/d;66例同时服降脂药如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血脂康,华法林维持量为(3.20±0.06)mg/d。   2.3不良反应及措施在抗凝的第一个月内有出血现象者27例,其中齿龈渗血10例,(与入选条件矛盾),将INR调至1.5~2.0同时辅以治疗牙周炎后,仍可继续服用华法林;7例球结膜下出血,其中3例患者同时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制剂(ACEI)类药物引发干咳,咳嗽导致静脉压升高,引发结膜下出血,停用ACEI类药物后咳嗽停止,结膜下出血逐渐吸收,继续应用相同剂量华法林抗凝未再出血;6例皮肤出血点、瘀斑患者经查有5例INR为≥3.5(3.5~5.87),2例INR2.8,考虑华法林用量偏大,经减量重新调整IRN1.5~2.0时,瘀斑消失。    3讨论   房颤患者很容易在左心房形成血栓,血栓随血流流出心脏,堵塞脑、肾、肠系膜、肺、四肢等血管,造成这些器官缺血坏死,即血栓性栓塞。房颤已成为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成为致死、致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因之一。而有效地华法林抗凝剂治疗可使这一风险降低55%~68%[2]。加强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对预防脑卒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及社会效益。   我们认为对于慢性房颤患者不是分析是否需要接受抗凝治疗的问题,而是考虑如何个体化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问题。INR是检测华法林出血副作用的主要实验室指示,推荐范围为2.0~3.0最为合适。由于抗凝药物治疗窗窄,影响因素复杂,调整剂量繁琐,有大出血的并发症等原因,影响了房颤患者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治疗,而因为不能坚持抗凝治疗,导致房颤患者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