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及临床特点相关性探究
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及临床特点相关性探究
摘 要: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与病原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荧光探针法对7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78份血液标本和78份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的检测,并对不同病原临床症状和体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对156份标本进行RT-PCR检测,109份标本呈现总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69.87%,其中EV71阳性67份,占61.47%,CA16阳性39份,占35.78%,其他肠道病毒(EV)阳性3份,占2.75%;对不同标本肠道病毒检出率分析发现,血清和粪便标本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82.05%和57.69%;两种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主要病原是CA16和EV71;CA16与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上很难区别。 毕业论文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CA16;RT-PCR荧光探针法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近年在儿童中常见流行。临床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1]。为了解本地区手足口病患儿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以及与临床特点的相互关系,作者对2009年5~8月份本院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进行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符合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的患儿78例。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1~7岁,平均(5±0.84)岁;均因皮疹、口腔黏膜疱疹、发热就诊,半数以上患儿有咳嗽症状。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入院当天立即采集患儿的粪便标本(约8 g)和静脉血3 ml置真空无菌采血管。粪便采集后置入灭菌标本密闭盒,静脉血自凝后分离血清,均置于-20℃冰箱保存待检。
1.2.2 主要试剂:配套试剂及质控品购自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PCR扩增仪为美国ABI7500。
1.2.3 标本检测:采用RT-PCR荧光探针法检测所有粪便和血清标本。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取上述血清和粪便标本各100μl置于1.5 ml灭菌离心管中,进行RNA提取(Trizol法),然后计算EV71和CA16的RT-PCR反应液、逆转录酶系、Taq酶系各自所需的量,三者混匀后分装20μl于单个PCR反应管中,加入处理后的阴性质控品、待测标本RNA、阳性质控品,在扩增仪上进行荧光PCR检测。
1.2.4 病情记录:记录患儿一般情况、血白细胞计数、体温变化、出疹时间、出疹部位、退疹时间和病情转归。
1.3 数据统计: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肠道病毒检测结果:对156份标本(血清78份,粪便78份)进行RT-PCR检测,结果109份标本呈现总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69.87%。其中检出EV71阳性67份,占61.47%(67/109);CA16阳性39份,占35.78%(39/109);其他肠道病毒(EV)阳性3份,占2.75%(3/109)。
2.2 血清和粪便标本肠道病毒核酸检出情况:在156份标本中,78份血清标本有64份总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2.05%;78份粪便标本检出45份总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7.69%,血清的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粪便标本(P<O.05)。见表1。
表1 血清与粪便标本病原RT-PCR检测结果情况 [例(%)]标本类型
标本数
EV71
CA16
其他EV
阳性检出率
血清
78
35(44.87)
27(34.62) 毕业论文
2(2.56)
64(82.05)
粪便
78
32(41.03)
12(15.38) 毕业论文
1(1.28)
45(57.69) 论文代写
注:与粪便标本病毒检出阳性率比较,P<O.05
2.3 不同病原致病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比较:对EV71和CA16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发热、末梢血象、出疹时间、退疹时间进行比较分析,67例EV71阳性患儿和39例CVA-16阳性患儿上述症状和体征发生率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见表2。
表2 不同病原致病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比较病毒类型
阳性例数
血白细胞计数(×109/L) 论文代写
发热(<38℃)
出疹时间(d) 毕业论文
退疹时间(d)
EV71
67
8.91±2.6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