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影响探究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影响探究
摘 要:目的:在初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明显上升的前提下研究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总结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比较两组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结果:试验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初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从而提高阴道分娩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初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
尽管妊娠分娩是育龄妇女的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初产妇在分娩时往往产生紧张、恐惧、焦虑心理。这些不良情绪给产妇本人带来不良影响,如不能耐受宫缩痛,以致于在宫缩时发生喊叫、捶打等举动,消耗体力,影响产程进展,严重时导致酸中毒、胎儿宫内窘迫等[1]。同时,这些不良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妇家人。加之,随着剖宫产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及麻醉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初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日益增高。对初产妇进行产前及产时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总结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比较两组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60例观察对象均为初产妇,入院后经产科检查,结合超声、胎心监测检查,无妊娠合并症及引起难产的高危因素存在。两组产妇在年龄、体重、孕次、孕周、估计胎儿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体重比较()
组别
例数 论文代写
年龄﹙岁﹚ 毕业论文
体重﹙kg﹚
产次﹙次﹚
孕周﹙周﹚ 毕业论文
胎儿体重﹙g﹚ 毕业论文
治疗组
30
24.9±2.8 毕业论文
71.9±3.8 论文代写
1.4±0.6
39.4±1.3
3450.0±315.9
对照组 毕业论文
30 毕业论文
26.3±3.2
73.2±4.1 毕业论文
1.4±0.6
39.8±1.2
3453.3±308.2 毕业论文
P值
>0.05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2]:①产前护理干预:落实产前宣教,普及分娩常识。产妇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收集产妇资料,对产妇生理及心理状态做出正确评估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娩知识宣教。责任护士一对一进行剖宫产弊端知识及自然分娩优点的宣教。首先要减轻其思想负担,消除紧张恐惧和焦虑不安心理。其次,我们要让产妇及家属了解分娩过程,增强产妇对分娩疼痛的认知。最后,进行产前呼吸功能锻炼,指导产妇进行呼吸法训练,即根据子宫收缩程度来调整呼吸频率和方式;②产时护理干预。选派有经验的助产人员,最好是有过阴道分娩经历的助产士,结成“一对一”式服务,严密观察产程进展。使产妇在整个产程中获得持续的心理生理支持。潜伏期干预措施:潜伏期产妇可在产前病房走动,并由家人陪同,给予产妇精神及情感支持。鼓励产妇进食进水,保持体力,以补充能量和积蓄充沛的体力。为产妇播放平缓、轻柔、优美的轻音乐。活跃期晚期和第二产程干预措施:此时最好不要让家人陪同,由于现在初产妇多为独身子女,活跃期宫缩痛的增强可能会让初产妇难以忍受,从而表现出一些痛苦的样子,此时家人可能会因为心疼子女而提出剖宫产要求。此时责任助产人员要在床边指导产妇,在宫缩来临时,给产妇以舒适的抚摸,分散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在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掌握呼吸技巧,利用宫缩适时使用腹压协助胎儿娩出;③产后护理干预。胎儿娩出后首先要采取措施预防产后出血,如应用宫缩剂,及时检查软产道,适时娩出胎盘。其次要告知产妇新生儿已安全降生。最后宣教母乳喂养及产后康复知识。
1.3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毕业论文
2 结果
两组社会因素剖宫产情况:试验组30例,社会因素剖宫产12例(40.0%);对照组30例,社会因素剖宫产5例(16.7%)。试验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麻醉技术的提高、剖宫产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手术方式的改进,我国剖宫产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明显高于WHO提出的不大于15%的标准。剖宫产率迅速升高与手术指征扩大化或无明显手术指征有很大关联[3]。文献报道,我国社会因素剖宫产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研究试验组及对照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分别为40.0%及16.7%,尽管均高于15%,但是经统计分析发现,通过护理干预,能使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管理人员初复训考核试卷含答案.doc
- 多模态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实践和展望-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开发与应用.pdf
- 电子商务测试题+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docx
- 数独的社交互动:与朋友一起挑战数独.pptx VIP
- 大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16”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警示学习教育.pptx
- 2017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pdf
- 医疗服务公司医疗旅游服务合作协议.docx
-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山西大学《生物化学》内部题库练习期末真题汇编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