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霓芝治疗尿路感染经验
杨霓芝治疗尿路感染经验
【关键词】 杨霓芝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在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它也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根据我国普查统计占人口的0.91%,占女性人口的2.05%,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约为8∶1,但在65岁以后,男性发病率迅速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或儿童中,尿路感染的危害性在于感染能直接危及生命,且至成人期可发展成严重肾脏疾患。本病属中医“淋证”范畴。
杨霓芝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主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在肾内科疾病中医诊断治疗方面造诣颇深,对尿路感染的发病及治疗有独特见解,形成自身用药规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本病属中医“淋证”范畴,多为本虚标实证。本虚为脾肾亏虚,标实为湿热毒邪,而气血瘀滞贯穿本病始末。
1.1 本虚为发病前提
《华氏中藏经?卷中?论诸淋》曰:“诸淋与小便不利者,皆由五脏不通,六腑不和,三焦痞塞,荣卫耗失,冒热饮酒过醉,入房耗散精神,劳伤气血,或因女色兴而败精不出,或因迷宠不已而真髓多输,或惊惶不次,或思虑未宁,或饥饱过时,或隐忍大小便,或寒入膀胱,或暑中胞囊。伤兹不慎,致起斯疾。”《诸病源候论》认为“诸淋者,肾虚而膀胱热故也”。现代医学认为,并非所有细菌进入膀胱后均会发生尿路感染,机体对细菌入侵尿路有一系列的防卫能力。膀胱黏膜可分泌有机酸及IgA,并通过吞噬细胞杀菌,而且正常膀胱壁的酸性糖胺聚糖是一种非特异的抗粘附因子,可以阻止细菌的粘附;另外,尿液pH值低,含高浓度的尿素和有机酸,尿液过分的低张或高张也不利于细菌生长。当尿路通畅时,排尿可以带走细菌,致使细菌难以在尿路停留。细菌若经以上机制仍不能清除,膀胱黏膜则分泌抗体, 以对抗入侵的细菌。而男性在排尿终末时,前列腺收缩可将前列腺液排入后尿道。前列腺液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肠道细菌的作用,当发生尿路感染时,出现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紊乱及局部免疫功能紊乱[1]。特别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功能减退,尿酸化能力减弱,前列腺液分泌减少或阴道黏膜退行性变,致使尿的抗菌力减弱,加上尿糖升高,细菌易于生长;同时,老年人对排尿和排便反射的控制能力有一定程度减退。所以,老年人泌尿系感染发病率高且易复发难治,并有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的危险[2]。杨教授认为,尿路感染特别是慢性尿路感染的前提就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本虚,当微生物入侵时,机体易感,细菌迅速繁殖,造成机体感染发病。临床上导致本虚的因素多见于禀赋有亏,先天不足;年老体衰或久病耗损,后天失养;过度劳累,房劳过度,生育不节;肝郁、痰湿、血瘀、食积导致气机阻滞等。本病部位在肾与膀胱,与肝、脾密切相关,亦可波及心、肺。
1.2 湿热毒邪为致病因素
杨教授认为,淋证发病因素主要为热结下焦。《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云:“淋乃热客膀胱,郁结不能渗泄故也……热甚客于肾部,干于足厥阴之经,廷孔郁结极甚,而气血不能宣通,则痿痹而神无所用。”《丹溪心法?淋》中亦提到“淋有五,皆属乎热”。除此之外,湿毒之邪也是发病之关键因素。湿邪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久居湿处等所致,湿性重浊下趋,故“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外湿之邪进入体内易损及肾与膀胱而发病。内湿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水液敷布失常而形成,以肾为主的肺、脾、肾三脏对水液的调控失职是内湿产生的主要因素。由于湿邪黏滞,阻滞气机,致使水道不利,导致已成之湿难以排除,未成之湿继而生之,从而出现病理上的恶性循环,使淋证迁延难愈,故有“无湿不成淋”之说。毒邪在淋病的发生发展上亦具重要作用。毒邪入侵多从溺窍直犯膀胱与肾,也可先犯它脏、三焦和(或)经络之通道侵入肾与膀胱,湿热毒邪蕴结下焦,发而为病。
1.3 气血瘀滞贯穿疾病始末
本虚与湿热毒邪蕴结是尿路感染的关键,病位以肾与膀胱为中心。湿热毒邪入侵肾与膀胱,阻滞水道,有碍气化,气机不畅,瘀血内停。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在淋证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淋证初期由于湿热毒邪的蕴结,导致气血瘀滞;病之后期,则因正气耗伤,气阴亏虚,气虚则血行无力,阴虚则血枯而浓,均可使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瘀血一经形成,则可使病情更趋复杂和迁延难愈。
2 辨治
2.1 清热利湿贯穿始终
本病急性期以清热通淋、利水渗湿为治法;缓解期以扶正固本、补肾填精为治法。杨教授主张,无论是在以祛邪为主的发作期,还是在以扶正为主的缓解期,均宜将清热利湿法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在急性期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