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氓》.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氓》

北师大蚌埠附校 卢敏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内容:风 雅 颂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手法:赋 比 兴 收入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 汉以前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诗经》的艺术手法 ⑴ 的创作风格。 ⑵ 的艺术手法 ⑶ ,反复咏叹 现实主义 赋比兴 朱熹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重章叠句 《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反映奴隶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 二、反映当时的婚姻生活 三、反映当时的战争徭役等 一、导入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浪漫;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追求;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相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悔;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忠贞。 可见,爱情,酸甜苦辣。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之名篇《氓》,去领略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吧。 ——爱情是人类的永恒主题 读准字音, 读清句读 音读 意读 根据课后注释翻译课文,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 第四章:控男子移情别恋 第五章:细说不幸遭遇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请概括每章内容及所用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 (赋) (比兴) (比兴) (赋) (赋) 恋爱 婚变 决绝 本诗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有何作用? 桑叶未落, 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女子年轻貌美 女子年老色衰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桑葚” 喻甜美醉人的爱情。鸠:喻女子(比兴)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后的不幸,并写出女子的心情。 (兴) “淇则有岸,濕则有泮” 以“淇水”和“洼地”有尽头,来反衬自已这不幸的婚姻没有尽头。 文中多次写淇水,淇水是女子的爱情见证者,见证了女子由欢乐开始以不幸终结的爱情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女主人公的思绪轨迹。(比) 比兴的作用 (1)结构上: 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 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 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2)内容上: ①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宽泛些,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 ②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吻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作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文中哪个主人公给你的印象深刻?再次诵读诗文,概括每个阶段男、女主人公的性格。 情读 恋爱阶段: 氓: 第一印象,忠厚老实 急躁、任性 姑娘: 温柔、体贴、迁就男子 天真、痴情 婚变阶段: 氓: 暴躁、三心二意 姑娘: 勤劳肯吃苦、任劳任怨 决绝阶段: 姑娘: 刚烈、果断、清醒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