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汞在土壤-槟榔间迁移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汞在土壤-槟榔间迁移
作者:范春蕾,张敬迎,景修宽
【摘要】 目的研究四大南药之一的槟榔不同器官重金属汞的含量。方法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及槟榔不同器官汞的含量。结果重金属在槟榔不同器官内分布为根0.089 2 mg/kg,花0.113 mg/kg,叶0.078 3 mg/kg和果实0.040 2 mg/kg, 土壤中汞迁移到槟榔根、花、叶、果实的迁移率分别为15.3%,19.4%,13.4%,6.93%。结论槟榔不同器官汞的含量花gt;根gt;叶gt;果实, 海南地理环境有利于槟榔的规范化种植。
【关键词】 重金属 汞 迁移 槟榔 土壤
Abstract:ObjectiveTo ascertain the Hg content of different organs of betelnut. Methods The Hg content of different organs and soil was determined by atomic fluorimetry. ResultsThe mercury content of different organs of betelnut was roots(0.0892 mg/kg),blossom(0.113 mg/kg),leave(0.0783 mg/kg)and fruits(0.0402 mg/kg)respectively; percentage of transfer of mercury from soil to roots,blossom,leave and fruits was 15.3%,19.4%,13.4% and 6.9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The Hg content of different organs of betelnut were blossom gt; roots gt; leavegt;fruits and it is good environment setting in Hainan province for GAP planting of betelnut.
Key words:Heavy metal; Mercury; Transfer; Betelnut; Soil
近年来, 有研究者报道了土壤-植物系统中汞的迁移[1~2]。目前,对具有区域特色的海南产南药中的重金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海南本地产与市售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的比较上[3~4]。虽然朱维晃[5]等对海南多个土壤样品中的几种重金属的含量以及蔬菜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但是未系统地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南药中该元素的含量作相关分析 ,也没有涉及对土壤与南药不同器官的重金属含量作相关分析。
众多文献[6~7]报道重金属在土壤中主要累积在耕层,纵向向下迁移微弱,因此,本实验主要研究了土壤(0~20cm)中汞在槟榔不同器官的迁移情况。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AFS-820型双道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万拓仪器公司) ;汞编码空心阴极灯(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分装式高压密封消化罐:内杯为PTFE材料(内容量70 ml,沈阳森华理化仪器研究所);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剂
试验所用试剂浓硝酸、浓盐酸、氢氟酸均为优级纯,其余为分析纯;实验所用所有玻璃器皿、塑料瓶等都用1+1HNO3浸泡24 h后,再用二次蒸馏水清洗;水为二次蒸馏水;国家标准物质杨树叶(GBW 07604)由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提供;槟榔采集于海南省万宁市;土壤样品自然风干后(植物样品则将根、茎、叶、果实分开,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去除泥土和污物,在60℃干燥过夜、粉碎),过40目筛,再在60℃干燥4 h,放干燥器中备用。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消解
2.1.1 土壤样本的消化
精确称取每份0.5 g的土样,置于50 ml烧杯中,加入10 ml新配制的王水。用沸水浴消化2 h,冷却后加入2滴5% K2Cr2O7 溶液,以5%的HNO3溶液定容至50 ml,最后进行干过滤(前5~10 ml的滤液弃去),滤液用塑料瓶保存并放入冰箱中冷藏、待测。同时作样品空白。
2.1.2 植物样本的消化
精确称取0.5 g 的植物样,加入消化罐中,再加5 ml 浓HNO3、1.5 ml HF溶液,静置过夜,加入 1ml H2O2,将消化罐放入烘箱内,在160℃高温高压下消化4 h。自然冷却后加入0.75 g的H3BO3后,将消化液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用5%的HNO3稀释定容,并转入塑料瓶中,放入冰箱中冷藏、待测。同时作样品空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