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6.11圆白菜之痛.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调查6.11圆白菜之痛

《失落的圆白菜》节目文稿:  解说:2011年4月中旬,中国的主要蔬菜产区菜价普遍暴跌。  这里是山东著名的蔬菜产区,那么,菜价的剧烈波动究竟给里的农民带来怎样的影响?他们又曾经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当他们身陷困境,又是否能够获得帮助呢?  5月中旬,又到了蔬菜播种的时候,杜秀兰、韩清河夫妇是济南市唐王镇司家村的菜农,他们一共有三亩多菜地。  同期:那原来地里种的啥?  同期:卷心菜(圆白菜)。  解说:杜秀兰和韩清河今年都五十多岁了,他们有个儿子刚大学毕业,在济南的一家公司上班,杜秀兰他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儿子在城里买套房,而种菜是主要的经济来源。那么,今年的菜价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记者:那个(圆)白菜都卖了吗?  杜秀兰(济南市唐王镇司家村村民):卖一半刨一半。  记者:卖了多少钱?  杜秀兰:还卖多少钱别提钱了,见了两千块钱还算钱,(种菜)花了五千,卖了两千。别跟我提钱提钱的,你再提钱我就能哭了,今年赔得大发了。  解说:在司家村,共有一百多户村民,大家都以种蔬菜为生,这里的圆白菜远近闻名。村民们说司家村种植圆白菜的历史少说也有上百年了。那么,在一个月前,圆白菜的销售情况,真的像杜秀兰所说的那样吗?  杜秀兰:今年(菜价)也特殊,去年也特殊。今年一开始连五毛钱都没卖上,都便宜,连往年的零头都没有,六分钱一斤,老百姓怎么吃饭?俺说赔了五千块钱,就见了两千块钱,人家都不相信,今年十家种菜八家赔。  解说:据杜秀兰说,他们家的三亩多地共收了一万五千多斤圆白菜,但只卖了两千多块钱,这相当于平均每斤圆白菜一毛三分钱左右。  杜秀兰:今年那么棵大(圆)白菜才六分钱。  记者:那你一棵白菜四斤沉……  杜秀兰:才卖两毛钱,六分钱一斤,五分钱一斤。  记者:最便宜的时候,是吧?  杜秀兰:这最便宜的。  解说:在司家村,村民们几乎都不种植粮食,靠种菜卖菜的钱维持日常开销,如果按照粮食的价格来换算,杜秀兰卖十斤圆白菜才相当于一斤麦子。  中午,韩清河跟杜秀兰回家吃饭。在他们家院子里有棵老香椿树,这棵树百十年了。  韩清河(济南市唐王镇司家村村民):这是俺家老人栽的,他要是活着,今年可能是一百零几岁。  解说:韩清河不仅从祖辈那继承了这棵老树和这个院子,他也继承了劳作方式。  杜秀兰:每天都三点,三点起来,黑天看不见,慢慢摸索着拿刀砍菜。  解说:几乎每天,韩清河与杜秀兰都是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忙到中午,回家吃饭,睡午觉之后,又下地干活直到天黑。尽管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劳作方式,但是,在蒙受了菜价暴跌导致的损失之后,他们还会愿意继续种菜吗?他们会尝试着改变吗?  韩清河:愿意在家干活,谁愿意出去打工,那还受束缚,人家得看着你,在家你多自如。  解说:据韩清河说,这两年外出打工的工资在不断上涨,通常一天能挣到百八十块钱。即便如此,韩清河还是把种田看作是最好的选择。  记者:那你每年种什么?  韩清河:这玩意就是啥呢,就是蒙着种,碰着值钱就值钱,碰不着不值钱就损失了。  记者:那你种之前可以打听打听?  韩清河:你打听啥,管你值钱好不值钱也好,它历年来形成那么个习惯了,你说这种啥?别的也没啥种的,比方说黄瓜,你能知道长起来值钱吗?你能知道吗?谁能设想到这个黄瓜,我种了以后,一块钱一斤,谁能知道这个问题呢?谁都预测不了这个问题?这就是碰运气的事。  解说:在司家村的村口有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几乎每天这里都有卖菜的农民,也有来收菜的商贩。从韩清河和杜秀兰的家到这只有几分钟的时间。  记者:那你知道今天的菜大概多少钱吗?  韩清河:今天一般,我就是卖完(地里)菜,我也不上批发市场去。  记者:隔那么近,为啥不去?  韩清河:农活忙,你说你去做啥?咱又不卖这种菜了,你说咱去干什么去?咱不得赶紧把个人(地里)这点菜叶子赶紧打扫出去,赶紧犁地,该种什么种什么,是那么个事。  解说:尽管遭遇了春天的菜价暴跌,尽管三亩多地一万多斤的卷心菜只赔不赚,种了大半辈子菜的韩清河既不想放弃种菜,也不想费尽脑筋琢磨更换种植的品种,更不觉得市场里蔬菜的信息会对自己有多大的用处。  韩清河:这种行情是看不透摸不到的事。  解说:下午,韩清河打算去镇里买黄瓜种子,在这个季节种黄瓜已经是多年的习惯了。  在菜地里,我们遇到了另外两位司家村的菜农:韩会银和张玉珍夫妇。那么他们会和韩清河夫妇一样吗?他们又会如何面对菜价暴跌带来的损失呢?  记者:你种圆白菜吗?  张玉珍:我种了四亩(圆白菜)。  记者:收入情况?  张玉珍:今年这四亩地也不如去年一亩地的价钱多,四亩地不如去年一亩,本钱都没有卖出来,还没加人工,还没有加上这个本钱:塑料布、竹披子、化肥都不够。  韩会银:去年一亩地四千、五千、六千,最好的卖到七千块钱一亩,今年一亩的菜卖一千块钱,赔大了,实话实说就是赔大了。  解说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