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糯扎渡电站坝基花岗岩工程地质及物理力学特性.pdfVIP

糯扎渡电站坝基花岗岩工程地质及物理力学特性.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糯扎渡电站坝基花岗岩工程地质及物理力学特性.pdf

2013年第32卷第4期457。46l页云南地质 cN53—104l/PIssNl004一1885 糯扎渡电站坝基花岗岩工程地质及物理力学特性 王昆,张四和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51) 摘要:糯扎渡水电站坝址区主要分布花岗岩,研究、认识花岗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合理选择岩体物理 力学参数,对大坝安全和经济十分重要。大量地质勘察及试验研究,对坝址区花岗岩体的成因、分布,及岩 体质量等做出科学评价,提出合理且符合实际的力学参数指标建议值,为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工程地质特性;物理力学参数;指标建议;花岗岩坝基;云南糯扎渡电站 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85(2013)4_457m5 糯扎渡水电站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梯级规划“二库八级”的第五级,电站正常蓄水位高程812m,总 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61.5m)、左岸地下发电厂房、左岸开敞式溢洪道等。 1坝址地质环境 坝址区及其外围区域地层,以澜沧江断裂为界(坝址以西17km),东部以中生界砂泥岩、碳酸盐岩 为主,西部古生界、元古界沉积岩、变质岩居多。岩浆活动以华力西晚期一印支期最为强烈,著名的云 县一勐海花岗岩体和中、上三叠统酸性、中基性火山岩均属该期产物;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仅有小型岩浆 侵入及喷发活动。变质类型有区域热动力变质、接触变质、动力变质、混合岩化作用等,构成澜沧江变质 带和西盟变质带。 坝址及外围区域有多条深大断裂。根据断裂走向、活动性差异分析,断裂具有明显的分区性。近场区 主要受到北北西向为主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坝址区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2049al。坝址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坝址区花岗岩体是云县一勐海花岗岩基的一部分,属岩基上的岩株。花岗岩体顶界面在顺河方向,以 坝轴线附近最高,向上、下游渐低,并插入河底,沿河展布长度约8km;在横河方向上向左岸倾斜,分布 印支期。糯扎渡大坝坝基除左岸坝顶外,全部位于花岗岩体上。 55.80E。最小主应力一般为一0.08MPa~2.55MPa,方向为S11.90E。N87.90E。 2坝基花岗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2.1岩石组份及结构 据镜下鉴定,坝址区花岗岩(一3151)为肉红色、灰白色中一细粒花岗岩、细粒花岗岩。等粒半 自形结构、蠕英结构、块状构造,局部见晶洞和晶腺。矿物成分为钾长石(含量40%。45%)、斜长石 土化、斜长石多有绢云母化蚀变现象。花岗岩体中局部有花岗斑岩、白岗岩及细粒花岗岩似脉状产出,一 基金项目: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资助项目(No:2010c1056)。 收稿日期:2013JD4旬3 作者简介:王昆(1966_),男,云南大理市人,云南工程勘察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 设计工作。 458 云 南 地 质 32卷 般宽度2m一5m。 2.2风化及卸荷特征 (1)风化 坝址区岩体风化复杂,受地形、岩性、构造影响明显。表层均匀风化为主,由地表向深处风化程度逐 渐减弱。花岗岩体风化程度在河床及左岸较弱,全风化垂直深度10m左右,强风化20m左右,弱风化上 部50m左右,弱风化下部60m左右。右岸风化深度大且不均一,坝基中部出现槽状风化,全风化垂直深 度0m~70m,强风化5m—110m,弱风化上部10m~200m,最深处为风化槽的底部位置。 (2)卸荷 卸荷作用受岸坡原有结构面控制明显。左岸坡岩体卸荷作用表现为向临空面回弹拉裂,卸荷拉张裂隙 一般迁就北西向倾向坡外的构造破裂面发生,卸荷张开夹泥裂隙延伸较长,密度小。右岸由于主要结构面 向坡里倾斜,岸坡应力重分布较为复杂,所以岩体卸荷作用以松弛、拉裂为主,卸荷裂隙沿倾向坡里的结 构面与平行山坡的拉裂面呈锯齿状延伸,多张开,大部分夹泥。左岸卸荷相对较浅,一般强卸荷深度为 10m~34m。右岸在不同高程部位的岩体卸荷差异很大。大致可以高程700m为界,以下岩体卸荷较浅, 强卸荷深度一般为18m~28m;以上强卸荷岩体深度一般为30m一65m。 2.3岩体蚀变 坝址区花岗岩体出现复杂而多样的蚀变现象: (1)火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