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讲三国鼎立与曹魏集团的成功.PPTVIP

第二十一讲三国鼎立与曹魏集团的成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一讲三国鼎立与曹魏集团的成功

中国古代史 第二十一讲 三国鼎立与曹魏集团的成功 历史文化学院 2007年5月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力局面的形成以及曹魏集团统治的成功。 ⊙教学重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曹魏集团统治的成功。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曹操。 ※教学时数:3教时 一 曹操统一北方 (一)董卓之乱与军阀混战 (二) 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曾任东汉太尉。他镇压过黄巾起义。 (三)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为争夺对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 二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一)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示意图 (二)三国的建立 1、赤壁之战后的形势 、 2.夷陵之战与鼎立局面的确立 219年,孙权乘刘备留守荆州的将军关羽北上与曹军作战之机,命吕蒙乘虚而入,截杀关羽,夺得荆州。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建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建都成都,史称“蜀汉”或“蜀国”。 222年,刘备亲率大军欲夺回荆州,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大败刘备。同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建都建业。 (三)三国鼎立的原因 一 东汉豪强势力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的分裂性,改剌史为州牧又形成拥兵自重的军阀,二者的结合成为三国鼎立的政治原因。 二 中国经济重心所在的北方在长期战乱中受到严重破坏,南方经济和西部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三个经济实力相对平衡的区域。这是三国鼎立的经济基础。 三 军事上吴蜀联合足以自卫,但又无力消灭强大的魏。地理形势的易守难攻,相互割绝,使三国在军事上形成某种均衡。 三、曹魏集团的成功 曹魏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在三国中是比较好的。所以这样,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 黄巾大起义主要发生在中原地区,给予豪强地主以沉重的打击,改变了原来的土地高度集中的状况,出现了大量的无主土地,为广大无地少地的农民重新获得土地准备了条件; 二 中原地区开发早,生产发展,比较富庶,人口较多,劳动力和生产经验、技术都比较优越; 三 曹操在群雄争斗之时,他为建立他的统治采取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政策和措施,比较充分地利用了中原地区的人力和物力,使曹操的统治比较迅速地稳定下来并日益强大 (一)“唯才是举”与“九品中正制” 曹操以东汉的名义、以献帝为傀儡建立政权,各种主要制度基本上沿用汉制。 曹操的用人政策就是所谓“唯才是举”(《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十五年春令),这是用人政策的一大改革。他反对东汉时期的把所谓“门第”、“道德”作为用人的主要标准。 曹丕称帝,制定了“九品中正制”(亦称“九品官人法”),作为选拔官吏的制度。“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宋书·恩幸传·论》,这与其父的“唯才是举”政策的精神是一致的。 (二)屯田制与租调制 曹魏建国后,发展经济的措施仍然主要是实行屯田制。当时的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形式:所谓民屯是把召募来的流民和收编的黄巾军家属按军事制度编制起来,专门从事农业生产。 民屯的组织系统自上而下是: 军屯又叫兵屯,是由军队进行的屯田。其编制仍以军队的营为单位,每营有佃屯田兵六十人。《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云:“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与屯田制相应的赋税制度是租调制。其数量“收田租亩四升,户生绢两匹,绵三斤”。 (三)兴修水利 曹魏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先后开凿或整修了许多沟渠陂堰。在今河北地区的,自南而北,有白沟、利漕渠、泉州渠、新河、戾陵堨(e鄂)、车箱渠等。在今河南地区的,有睢阳渠、讨虏渠、贾侯渠等。其他大小陂堰还有很多,不少地方官吏亦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兴修。 四、关于曹操的评价 曹操评价曹操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也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人物之一。对其评价主要又三种意见。 一、充分肯定说。50年代,郭沫若率先替曹操翻案,称其为一位民族英雄。翦伯赞也赞同这一看法,认为曹操不仅是三国时期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并且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有数的杰出人物之一。 二、基本否定说。以杨柄的观点为代表。 三、评价不能过高说。以万绳楠的观点为代表。 谢谢大家! * * * * * * * * 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 首先,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优势。 其次,三次颁布“唯才是举”的命令,形成比较坚强的领导核心。 再者,募民屯田获得成功,解决了军粮问题。东汉末年,北方地区军阀林立,相互混战,许多军阀因粮食短缺而衰亡。 第四,赏罚严明,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