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手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中医药治疗.docVIP

胃手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中医药治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手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中医药治疗

胃手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中医药治疗   作者:王锡琴 蔡平平 马宏博 【摘要】 胃手术后,胃、十二指肠的局部解剖发生变化易导致胆汁返流性胃炎。认为本病病位在胃,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肝失疏泻,故治疗应以肝、脾、气血论证。 【关键词】 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手术后;中医药   Abstract: After operation on the stomach,bile reflax gastritis(BRG)results from the local anatomical changes of the stomach and duodenum.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main disease position lies in stomach, and the basic pathogenesis is weakness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and the failure of the liver to dredging, and it should be treated from the liver,spleen,Qi and blood.   Key words:bile reflax gastritis;postoperation on the stomach;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胆汁返流性胃炎又称为碱性返流性胃炎,以口干苦、胆汁样呕吐、嗳气泛酸为特征。本病中西医治疗报道较多,但胃手术后治疗报道较少。由于胃手术后使得胃、十二指肠局部解剖发生变化,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出血、糜烂等,幽门的功能不能得以正常发挥,以致胆汁返流至残胃引起返流性胃炎。笔者根据现代医学结合中医理论,本着病位在胃,其因在胆,牵连于肝,进行分型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1 病因病机   术后胃容纳食物功能受影响,胃气受损,中阳不振,不能熟腐饮食水谷,加之饮食不洁,饮酒食辛,或过多进食甘味食物以及情志不畅等而致脾气不生,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又因手术损伤脉络瘀血滞留致局部气滞血瘀,胃气不降,运化升降功能紊乱而出现呕吐、嗳气、泛酸等症状。   2 辨证分型治疗   2.1 脾胃气虚型 胃脘胀痛或轻或重,嗳气吐酸,嘈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纳不多,大便稀,脉弦或缓无力。治法健脾和胃,行气止痛,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各30g,山药、玄胡各15g,白术、柴胡、升麻、陈皮、佛手、砂仁各10g,炙甘草6g,气虚满闷重加木香、枳壳健脾和胃,便溏加附子温中散寒[12]。   2.2 肝气犯胃型 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善长叹息,嗳气、矢气后则舒,食少泛酸,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大便不爽,舌苔白,舌质暗,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厚朴、佛手、香附、杭芍各10g,玄胡、乌贼骨各15g,甘草、仙鹤草各6g,痛甚加川楝子、炒莱菔子理气止痛,嗳气频加旋复花、沉香降气散郁。   2.3 胃阴亏虚型 胃脘隐痛或灼痛,口渴欲饮,善饥不欲食,呃逆嗳气,大便干结,脉细数或弦细,舌红少津或苔少剥脱,质暗欠润。治法培土益胃,滋阴柔肝,一贯煎加减,生地、枸杞、沙参、麦冬、厚朴、芍药、玉竹、玄胡各10g,甘草、桃仁各6g,痛甚者加香橼、佛手行气止痛,嘈杂泛酸加左金丸,胃热者加石膏、知母、芦根清胃泄热[3]。    2.4 气滞血瘀型 胃脘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拒按,或只痛不胀,食后痛增,大便色黑,脉弦或涩,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治法益气活血,调胃止痛,四君子汤合失笑散加减,黄芪30g,党参、玄胡、丹参各20g,枳壳、青皮、白术、白芨、仙鹤草各10g,五灵脂、蒲黄、甘草各6g,痛重者加檀香、砂仁、川朴行气活血和胃[45]。   2.5 饮食积滞型 胃脘胀满疼痛,拒按,以胀明显,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脉弦或滑数,舌苔黄厚或厚腻。治法行气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加减,党参、炒莱菔子、炒谷麦芽、白术、茯苓各15g,玄胡、槟榔、陈皮、半夏、枳实、香附各10g,食积化热加黄芩、黄连清热泻火,胃痛拒按、大便秘结加大承气汤通腑泄热,荡积导滞。   3 讨论   本病的发生其病位在胃,与肝、胆、脾关系密切。脾胃运纳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及水谷精微的转输,滋养全身,故称为“后天之本”。胆汁疏泄、贮藏有赖于肝的疏泄,而胆汁的疏泄通畅又利于肝疏泄功能发挥正常,胆与胃皆为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故有“胆通胃降”之说。大多病人术前胃病日久,脾胃之气皆虚,胃之息息下行功能减弱,幽门松弛,肝胆乘虚而犯于胃,肝之余气—胆汁不能循正常而返流于胃,或肝木过盛,横逆于胃,使胃气随肝气上逆,幽门失约,胆汁溢入胃中,或饮酒食伤,令人中满而上逆于胃,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