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维生素A-乐山职业技术学院.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生素A-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理化性质 1.微黄色或黄绿色透明的粘稠液体,遇光色渐变深 2. α-生育酚酯类化合物,比α-生育酚稳定 3.在KOH条件下,可发生水解生成游离α-生育酚,再与三氯化铁作用,生成生育醌和二价铁离子,后者与2,2′-联吡啶作用生成血红色的配合物 + 维生素E醋酸酯 4.无水乙醇溶液+硝酸→生育红(橙红色) 5.具有较强还原性,可作为油溶性的抗氧剂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习惯性流产、不孕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 维生素E醋酸酯 合成 1.是一类具有凝血作用、结构类似的维生素的总称。 2.分类 目前共有7种,K1~K7。Kl~K4都属于2-甲基-1,4-萘醌类衍生物;K5~K7则都属于萘胺类衍生物。 3.来源 Kl、K2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维生素K3、K4为人工合成,维生素K3活性最强。 四、维生素K 典型药物 维生素K3 Vitamin K3 化学名:1,2,3,4-四氢-2-甲基-1,4-二氧-2-萘磺酸钠盐三水合物 理化性质 1.白色,易溶于水,有吸湿性,水溶液对石蕊试纸呈中性。 2.水溶液遇光和热,部分可发生异构化,产物为2-甲基-1,4-萘氢醌-3-磺酸钠和2-甲基-1,4-萘氢醌,活性降低。 维生素K3 3.水溶液与甲萘醌和亚硫酸氢钠间存在动态平衡,遇空气中的氧气或遇碱氢氧化钠或遇稀盐酸,析出黄色甲萘醌沉淀。 氧气 碱 酸 + 平衡被破坏 光 热 ★保护措施:pH在2~5之间,并加入稳定剂亚硫酸氢钠。 维生素K3 第一节 水溶性维生素 Water Soluble Vitamin 维生素B族的B1、B2、B6、B12 烟酸、烟酰胺 生物素 叶酸 维生素C 水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B1 维生素B1 Vitamin B1 化学名为:氯化4-甲基-3-[(2-甲基-4-氨基-5-嘧啶基)甲基]-5-(2-羟基乙基)噻唑嗡盐酸盐,又称盐酸硫胺。 来源: 米糠、麦麸、酵母等,也可以由人工合成 理化性质 1.白色,易溶于水,熔点为248~250℃ 2.易被氧化(空气或铁氰化钾碱性溶液) 3.水溶液遇酸较稳定 4.遇碳酸氢钠或亚硫酸氢钠均可发生分解 维生素B1 5.水溶液→遇碱→噻唑环被破坏→硫醇型化合物→失效 维生素B1 性质 具极强吸湿性,故应密闭保存。 固体维生素B1性质稳定,其水溶液随pH升高而稳定性降低,在碱性环境很快分解。因此不宜与碱性药物(如苯巴比妥钠、碳酸钠、氨茶碱等)配伍。 鉴别反应 (1)水溶液→遇碱→噻唑环被破坏→硫醇型化合物→加入铁氰化钾试液→生成硫色素→正丁醇→醇层显蓝色荧光→加酸→荧光消失→加碱→荧光复现 (2)与某些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生成沉淀 1)碘化汞钾反应生成黄色的沉淀(B·H2Hg2I4) 2)与三硝基苯酚作用生成扇形结晶 3)与碘生成红色沉淀(B·HI·I2) 主要适用于防治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 临床应用 维生素B1 二、维生素B2 维生素B2 Vitamin B2 化学名为:7,8-二甲基-10[(2S,3S,4R)-2,3,4,5-四羟基戊基]-3,10-二氢苯并蝶啶-2,4-二酮 又名:核黄素 1.来源 酵母、青菜、蛋、乳、肝脏等。以化学合成、 生物发酵获得。 2.性质 橙黄色结晶性粉末。 不溶于水。 两性化合物。 水溶液呈黄绿色荧光。 对光敏感。 异咯嗪母核中N1、N5的共轭双键有氧化还原性。 维生素B2 荧光反应 加水溶解后,溶液在透射光下显淡黄绿色并有强烈的黄绿色荧光,pH6~7时荧光最强,加无机酸或碱溶液,荧光即消失;加连二亚硫酸钠结晶,摇匀,黄色即消褪,荧光亦消失。 3.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维生素B2缺乏所致的唇炎、脂溢性皮炎、结膜炎等。 维生素B2 三、维生素B6 维生素B6 Vitamin B6 化学名为:5-羟基-6-甲基-3,4-吡啶二甲醇盐酸盐 ☆盐酸吡多辛与吡多醛、吡多胺在体内 可以相互转化 维生素B6 1.来源 吡多辛、吡多醛、吡多胺,吡多辛为代表。 2.性质 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氧化变黄失效。 与三氯化铁作用呈红色 。 与2,6-二氯对苯醌氯亚胺作用生成蓝色化合物,数分钟后转为红色 。 与硼酸生成配合物。 维生素B6 3.临床应用 妊娠呕吐、放射病或抗癌药所致的呕吐、异烟肼中毒、脂溢性皮炎等。 四、维生素C 维生素C Vitamin C 化学名为:L(+)-苏糖型-2,3,4,5,6-五羟基-2-己烯酸-4-内酯。 又名:L-抗坏血酸 1.来源 绿色蔬菜、新鲜水果等。以生物发酵或化学合成获得。 2.两个手性碳原子,有四个光学异构体。其中L-(+)-抗坏血酸的活性最强 。 3.性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